到取捨自如,以一種清楚的眼界給自己確定準則,並且以這樣心遊萬仞的心態去調整自己的生活秩序,永遠保持動態中的平衡,你就永遠不會倒,你永遠是行進中的腳踏車和旋轉著的陀螺。只有當你靜止下來,你才會真正倒下。你倒下來是沒有外力可以拯救的。
每個人看見的世界大體相同。但每個人得出的經驗與道理卻大相徑庭。這關係到兩點,第一是智慧,第二是慈悲。我們有沒有能力從一草一木中得到啟發?能不能夠以一種善良在一花一葉上體現關懷?
莊子對於一個葫蘆、一棵樹、一隻小狸貓、一隻小鳥,都抱有慈悲。他會自然而然地尊重它們先天的物性,從來不以一種人為的標準去刻意地要求改變。
莊子說過這麼一個故事:
有個宋國人想到越國去賣帽子。這個宋國商人按照自己的認識和理解,覺得越國地處蠻荒之地,沒見過帽子,我要去那兒賣的話肯定生意興隆。可是到了那裡才知道,越國人“斷髮文身”,就是剪了頭髮,身上刺著花紋,風俗習慣和中原地區完全不同,根本用不著帽子。
莊子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以自己想當然的價值觀去評估這個世界。
我們在很多時候都會感到憤憤不平,說,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那樣?這是因為我們的心帶有成見。
我們做了多少自以為是地去“斷髮文身”之地推銷帽子的事情,然後又抱怨生活給我的機遇不夠好。其實這就是缺乏智慧。
由於我們看到的功利的、所謂有用的事情太多,所以,我們已經失去了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
什麼是生命逍遙之境?
這種逍遙絕不是人的生命凌駕於外在世界之上、跟萬物成為對抗的一種自尊霸主。
這種逍遙需要用我們的心、我們的眼、我們的呼吸、我們的行動與世間萬物緊密相連,水乳茭融。
這種逍遙需要我們能夠欣賞花開、聆聽水流,能夠看見飛鳥掠過天際、朝陽躍上雲端。這樣的話,我們的心才是乾乾淨淨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人間真正的好時節,就是沒有閒事掛心頭。那麼,這種閒事往往表現為什麼呢?就表現為我們給自己設定的一種障礙,讓我們的境界不能開闊。
那麼,在生活中,眼界怎麼樣能夠看得真正開闊呢?
禪宗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眼內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眼睛裡要是有事,心中就有事,人就會看得“三界窄”。三界是什麼?前生,此際,來世。只要你眼裡的事化不開,心裡成天牽掛著,你就會把前生來世、上輩子下輩子都抵押進去。但是,如果你胸懷開朗,心頭無事,用不著擁有多大的地盤,坐在自家的床上,你都會覺得天地無比寬闊。
第二部分 境界有大小(6)
所以,要想做到真正與天地共逍遙的境界,需要先開闊自己的眼界。
道法自然,就是讓我們的心感受天地之氣。天地無處不在,所以道無所不在。
道法自然,就是鼓勵每一個人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你的歷程,用自己的體驗去開啟你的心智。
道法自然,就是讓你無處不看見。
關於道法自然,莊子是怎麼樣說道呢?
東郭子曾經去問莊子:道在哪兒呢?莊子說:“無所不在。”
東郭子沒聽懂,還挺固執,說:你總要說出一個地方來。
莊子便隨口說:“在螻蟻。”道就在地上那些個小蟲子身上。
東郭子挺不滿,說:道就這麼卑下嗎?
莊子又說:“在■稗。”道在小小的野草上。О米О花О書О庫О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