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青海後,年羹堯繼續鎮守西北,進行善後處理各種事。
而在此前後,無論是朝中大事還是要事,與軍事有關亦或者無關的事,雍正也都會私下與他商討。甚至,讓他詳細推敲奏來。
相同的,對於年羹堯的意見,雍正在朝堂上對著大臣們表示年羹堯讀書明理,持論秉公,讓他們多參考他的意見。
這樣的情況,使得年羹堯的地位明顯上升。但是,也使得他與隆科多和怡親王之間的關係惡化。
在平叛期間,年羹堯不斷的以軍功名義要求朝廷向他推薦的
人選加官進爵。
裡面有合理的、立下軍功的將士,也有不合理的、只是花錢賄賂了年羹堯的官員。
他將這些人以密摺的方式直接遞到雍正的面前,雍正對這些人照單全收。以至於最後因為年羹堯推薦的人實在是太多,吏部不得不專門立一檔,謂之“年選”。】
這種操作,在場的大臣覺得不能不迷糊,被皇帝如此對待絕對是高興的不行。
如果次數少也就罷了,可要是次數多了,那就真的對上標題「清醒與淪陷」。
淪陷在權力的漩裡。
想要保持住本心,實在是太難了。
但同樣的,若是無法抵抗住誘惑力,結局可想而知。
等皇帝厭惡你,不會去想從前。
特別是這其中因為沒有抵抗住誘惑力所做下的事情,更是罪證。
想歸想,可如果遇到這樣的上司,真的挺讓人難以堅持。更何況對方還是皇帝,那諸多的言論只會更快的將內心的堅持粉碎。
粉碎後,又是另一番事了。
而眼下,既不是水幕裡提到過得聖上晚年太子被廢之時,也不是四貝勒繼位的雍正之期。
他們還是多看看就行了,千萬別當真。
可真能夠不當真,剋制住內心情緒的人並不多,大家多多少少會受到些許影響。
諸如胤禵,他對著水幕裡提到過得「雍正」卸掉‘他’的職務耿耿於懷。
哪怕他在水幕裡看到些其餘的畫面,但依然不影響他的心梗。
他認為比起年羹堯,分明他的關係才最為親近。怎麼不相信他,就信任對方呢?
胤俄見他如此,只能任由他繼續沉浸在思緒中。
畢竟,有的事沒有播放出來他也不懂。更不用說,已經播放出來的內容。
這樣的想法驟然浮現,讓胤俄突然有些懷疑,方才的時候,胤禵有沒有將水幕裡的內容看完。
或者說,在他看水幕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其他方面。
但瞧著對方的狀態,好像也沒有必要去問了。
保持著這樣的想法,胤俄又將視線落在了水幕。
結果卻見它浮現出一個彈窗:
【☆觸發任務:在年羹堯與隆科多、怡親王的矛盾中,雍正做了什麼?】
做了什麼?他們怎麼知道?
水幕中又沒有出現過這部分內容,還是說出現過他們給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