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墨家三分之時,身為鉅子的禽滑釐難道沒有足夠的力量和手腕來平定秦、齊、楚三墨的分裂麼?
只是不願意手足相殘罷了。
因而禽滑釐親自與相里子、相夫子和鄧陵子三人談判,最終三家依舊稱“墨”,墨家總院也承認了三家的存在,以最為柔和的手段暫時結束了分裂,使得墨家順利踏入了高速發展的通道,演變成了號稱“非儒即墨”的時代。
如今,對楚墨出手,很有可能會將墨家拖入泥潭,再也無法與儒家競爭,甚至跌落顯學的神壇。
這才是歷代墨家鉅子始終沒有對秦、齊、楚三墨出手,哪怕是作為鉅子的孟勝被楚墨算計,死在了楚國,墨家總院依舊保持了忍住了沒有選擇動手。
其實不只是墨家如此,儒家亦是如此。
儒家內部分裂得比墨家還要嚴重,對外稱七十二賢,但若是孔家當代家主,孔廟的山長孔謙,曾稱七十二賢為七十二路反賊,可見儒家內部分裂之嚴重。
而儒家也沒有這個魄力去整合內部的各個派系,即便強如荀子也做不到,當年的性本之爭,雖說是一場對於對於人性最初是善是惡的辯論,實際上也是荀子與其餘派系的鬥爭。
若是荀子贏了,他在儒家的威望將再也無人能及,整合儒家內部派系也並非痴人說夢。
但他輸了,最終不得不辭去稷下學宮祭酒一職,惶惶然如喪家之犬般離開了稷下學宮,儒家也失去了這一次整合的機會,也找不到第二個有資歷、有魄力和更有能力去整合儒家的人。
變革!
這就是墨家和儒家需要做的事情,只是這太難做到了。
但若是不變革,也許墨家和儒家,還能維持顯學的地位,保持數十年,乃至上百年,但終將沒落。
說到底,大家都不願意失去顯學的頭銜,至少在自己這一代不要失去顯學的頭銜便好。
有些人看重的,是墨家顯學的頭銜給自己帶來的便利,有些人看重的,是自己的名聲,不想被後世弟子說是導致墨家走向沒落的元兇之一。
畢竟因循守舊雖然弊端難除,卻依舊可以維持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顯學地位,但若是變革,也許墨家不僅保不住顯學地位,還會淪落為二、三流的學派,乃至滅亡。
因此,墨家有太多人不願意變革了。
墨守城規,墨,亦守成規。
……
半月後,楚地傳來訊息,六指黑俠與當代鄧陵子談判破裂,楚墨已經正式與楚國達成了合作。
楚墨已經將第一批兩萬楚墨劍修弟子進入軍中,歸於楚國廟堂驅使。
而墨家總院,卻遲遲沒有宣佈楚墨為叛逆。
墨家總院之中
燕丹一襲黑白相間的墨者服飾站在一群墨家統領與弟子的面前,而他的身後也跟著一眾墨家弟子,甚至還有幾位墨家統領隱隱站在燕丹背後。
“老師,丹覺得,可以透過天志來決定是否對楚墨開戰。”燕丹緩緩行了一禮,目光炯然,“當然了,我墨家一向講究兼愛平等,是否開戰丹覺得不應該只由統領們決定,墨家的普通弟子也應該有資格參與天志的投票之中。”
“老師以為如何?”
燕丹淺淺一笑,身後一眾燕國出身的墨家弟子紛紛出言附和,有幾位燕國出身的墨家統領也支援了燕丹的建議。
六指黑俠沒有說話,而是就這麼站著,目視燕丹,從兜帽之下傳來的目光令燕丹覺得背生寒意。
“善。”
六指黑俠淡淡道。
他的確沒想到,這一次墨家變革,最大的阻力,竟然會是他的弟子。
他這位好弟子打著他的名頭,招攬了許多燕國的良才入麾下,並且將他們都安排進了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