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宜流涕以俟之。人至乃知之,聖人不能先知,九也。
【註釋】
三:再三。指門人說了好幾遍。
泫然:淚流滿面的樣子。
修墓:壘墳頭。以上事參見《禮記·檀弓上》。
【譯文】
合葬之後,孔子先返回家裡。門人後回來,雨下得很大。孔子問:“怎麼回來得這麼晚啊?”門人回答說:“防山的墓倒塌了。”孔子不再說什麼,門人說了好幾遍,孔子才淚流滿面地說:“我聽說,古時候是不修墓的。”如果孔子先知,應當事先知道防山的墓會倒塌,等到門人回來的時候,應該是流著淚等著他們。門人到家之後才知道墓倒塌了,聖人不能先知,這是第九條證據。
【原文】
79·11子入太廟,每事問。不知故問,為人法也。孔子未嘗入廟,廟中禮器眾多非一,孔子雖聖,何能知之?“以嘗見,實已知,而復問,為人法。”孔子曰:“疑思問。”疑乃當問邪!“實已知,當復問,為人法”,孔子知五經,門人從之學,當復行問,以為人法,何故專口授弟子乎?不以已知五經復問為人法,獨以已知太廟復問為人法,聖人用心,何其不一也?以孔子入太廟言之,聖人不能先知,十也。
【註釋】
太廟:天子或諸侯的祖廟。這裡指周公廟。
以上事參見《論語·八佾》。
疑句首脫“論者曰”三字,遂使文句上下無屬。王充意為孔子不知故問,而責難者認為,孔子實已知而復問。上文“論者曰:欲觀隱者之操”。下文“論者曰:孔子自知不用”。其立文並同可證。
引文見《論語·季氏》。
【譯文】
孔子進入太廟,每件事都問。因為他不知道所以才問,這是為了給人們做榜樣。孔子從來沒有進過太廟,廟裡的禮器很多不只是一兩件,孔子即使是聖人,怎麼能都知道呢?辯護的人說:“太廟裡的禮器孔子曾經都見過,實際上他已經知道,然而還要再問一問,這是為了給別人做榜樣。”孔子說:“有了疑問要想到請教別人。”這是說有了疑難才應該問啊!如果說“實際上已經知道,還應當再問,以此給人做榜樣”,那麼孔子通曉“五經”,學生們跟他學習,他也應該再去請教一下別人,以此來給人做榜樣,為什麼孔子只是給學生講課而不請教別人呢?不用自己已經知道五經還去請教別人這種行為給人做榜樣,唯獨以自己已經知道太廟裡的禮器而再問別人這種事給人做榜樣,聖人的用心,怎麼這樣不一致呢?以孔子進太廟這件事來說,聖人不能先知,這是第十條證據。
【原文】
79·12主人請賓飲食,若呼賓頓若舍。賓如聞其家有輕子洎孫,必教親徹饌退膳,不得飲食;閉館關舍,不得頓。賓之執計,則必不往。何則?知請呼無喜,空行勞辱也。如往無喜,勞辱復還,不知其家,不曉其實。人實難知,吉凶難圖。如孔子先知,宜知諸侯惑於讒臣,必不能用,空勞辱己,聘召之到,宜寢不住。君子不為無益之事,不履辱身之行。無為周流應聘,以取削跡之辱;空說非主,以犯絕糧之厄。由此言之,近不能知。論者曰:“孔子自知不用,聖思閔道不行,民在塗炭之中,庶幾欲佐諸侯,行道濟民,故應聘周流,不避患恥。為道不為己,故逢患而不惡;為民不為名,故蒙謗而不避。”曰:此非實也。孔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11)。”是謂孔子自知時也。何以自知?魯、衛,天下最賢之國也(12),魯、衛不能用己,則天下不能用己也,故退作《春秋》,刪定《詩》、《書》。以自衛反魯言之,知行應聘時,未自知也。何則?無兆象效驗,聖人無以定也。魯、衛不能用,自知極也;魯人獲麟,自知絕也(13)。道極命絕,兆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