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下,口中即有唾液分泌,然後嚥下,如此反覆舐咽,每日2—3次。
鼓腮嚥唾法:緊閉口唇,用力向外吹氣,兩腮便鼓起來,舌頭在兩腮部來回舐動,唾液便會很快分泌,等口中唾液滿了,慢慢嚥下,每日2—3次。
叩齒嚥唾法:閉住口唇,上下牙輕輕叩打、腮腺受到振動,便會大量分泌唾液,等口中唾液滿後嚥下,每日2—3次。此法對牙齒保健還有一定幫助作用。
口香糖嚥唾法:口中咀嚼口香糖,唾液便會大量分泌,然後將分泌的唾液嚥下,每日2—3次。此法還能鍛鍊咀嚼肌,使腮部的肌肉發達變粗,防止中老年人易形成的上寬下窄的“猴尖臉”。
當你不想那麼快衰老,還想其它人生目標沒有實現,別忘記了,這還裡還有靈丹妙藥,就是學會“玉液還丹”。
4、想長壽延年 學習烏龜進餐
“狼吞虎嚥”退化食管
有一天去醫院做體驗;一位46歲婦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正在接受食管測壓檢查。
正常情況下;受檢者吞嚥5~10毫升溫水後;食管各段會出現30毫米汞柱以上的收縮波;提示水是在食管有節律的蠕動推動下進入胃內的。
而這名患者的情況非常奇怪:無論怎麼增加飲水量;都看不到30毫米汞柱以上的收縮波;僅出現一些低幅的(15~25毫米汞柱)、推進不明顯的無效收縮。在醫學上稱之為“無效食管動力”。
是什麼原因使她的食管功能受損呢?經過檢查;排除她患潰瘍病、食管炎、糖尿病等影響食管功能的器質性疾病;但她的進餐習慣引起了醫生的注意。原來數十年以來;這名女患者的用餐時間非常短;平均5分鐘左右;稱得上是典型的“狼吞虎嚥”。
我們知道,正常人吞嚥食物後;食管的推進性蠕動和食物的重力作用會將食物送入胃內。有統計表明:食物自吞嚥開始到胃賁門下需7~14秒;要想保護食管功能;進餐速度(或吞嚥頻率)最好與食管推進性蠕動的規律相協調。以咀嚼1次1秒鐘計算;每口飯宜咀嚼30次後再下嚥;給食管充分時間協調自己的運動狀態。
如狼吞虎嚥般在短時間內連續攝入過多食物;勢必會影響食管的蠕動規律;食物大多靠重力作用“墜”入胃內;極少藉助食管的蠕動作用;久而久之;食管蠕動功能會逐漸因廢用而退化。
吃得越慢,活得越久
“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離我們而去。”英國歌手約翰·列儂的話無疑成了現代人快節奏生活的寫照。
生活、工作節奏日益加快,你大概已經習慣吞嚥那些幾分鐘就出爐的快餐了吧?尤其對中午只有短暫用餐時間的白領來說,似乎除了“狼吞虎嚥”別無選擇。
《千金翼方》主張“食無大言”,讓吃飯時專心細嚼,以利消化。中醫學有“脾開竅於口”的說法,提示口腔內食物的充分消化對健脾益胃是十分有益的,這與現代醫學的觀點也是十分一致。
“想長壽嗎?那就吃慢點吧。”在以長壽著稱的地中海地區,人們一頓晚餐可以吃三四個小時。這也被認為是當地人的長壽秘訣之一。經常咀嚼還能活化大腦皮層,可預防大腦老化和老年痴呆。
這裡我再詳細談一下慢餐的幾大健康理由:
有助消化。充分咀嚼能促進胃液分泌,同時將食物磨得極細,有助於食物消化吸收,並直接減輕胃腸負擔,對老年人和胃腸功能欠佳的人尤其重要。
慢餐能增加唾液分泌量,唾液入胃後形成保護胃部的蛋白膜,預防胃潰瘍。
多花些時間咀嚼食物,食慾中樞才能發出正確指令,使人產生飽腹感,避免發胖。
細嚼慢嚥對降低餐後高血糖有益,堅持慢餐,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