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士。"他們個個衣冠楚楚,絕不是那種你能在大街上隨便結識的人,倒有可能是你的頂頭上司。"
虐戀者中多有中產階級和上流社會人士,可能來自一種補償心理:那些在社會中有權有勢的人才會產生對喪失權力的幻想,也才能將無能為力的狀況性感化。因此,虐戀的吸引力似乎為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最有權威的人所專有,他們希望有那麼一段時間放棄這種權威。這些在現實中大權在握的人往往在虐戀關係中是受虐一方,他們認為,下決心把自己交給別人來擺佈,讓一切該發生的事情發生,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解脫。在虐戀活動中他們放棄了一切權力和責任,只做那些"主人"吩咐他們做的事情,這些事情有時僅僅是為了"主人"的快樂。他們認為,使自己的身體對性伴侶完全開放,供他的想像馳騁,供他隨意使用、支配,是非常性感的事情,能使人得到性喚起。
對於虐戀傾向的階層特徵還有一個經濟上的解釋:為什麼在妓院的"地牢"和"刑訊室"裡受羞辱的往往是成功的、有錢的、有地位的男人?對這一問題的經濟解釋是,由於此類"特殊服務"比一般賣淫活動收費昂貴許多,所以只有這些人才有經濟能力享受這種消費。
虐戀的第三個社會學特徵是其民族特徵:有人提出虐戀是非常英國味的東西,因為它是一種很沉重的東西。雖然鞭打和性感折磨總是和馬索克(他是奧地利人)聯絡在一起的,但是透過鞭打和其他種類的肉體懲罰達到性滿足的現象卻總是和英國聯絡在一起。它表明,在英國和英語國家,對性的焦慮感遠遠超過了歐洲大陸的其他國家。在英語書籍當中,許多內容與這一主題有關;沒有一部妓院手冊中沒有性鞭笞的內容;許多關於性鞭笞情景的畫冊在社會上流行;虐戀傾向常常會導致丈夫和妻子的分居;女性禮儀學校設定了為這一嗜好服務的課程;在公眾舞臺上也常常公開討論這個主題。在英國,不但從17、18世紀起就有大量的從事虐戀服務的專營妓院和妓女,在維多利亞時期的地下Se情文學中,虐戀也是一種最常見的要素。在19世紀初年,在倫敦建立了很多為有此愛好的人所設的場所,其中的主要活動就是性鞭笞;女人們在師傅的教導下學習性鞭笞的技巧,學習優雅有效地使用鞭子的藝術。女人被認為是"較少獸性的","更有控制力的"人,因此可以擔當在男人表現出動物本性時加以懲罰的重任。
直到現代,虐戀的形象在英國的大眾傳媒中仍然十分常見,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例如,在現代影視的一般娛樂節目中,常會看到身穿虐戀行頭(皮革服裝、皮革項圈吊帶)的人物;電視廣告如同性戀熱線(Gay Line)等廣告中會出現虐戀者形象;在倫敦新近上演的新編芭蕾舞劇《天鵝湖》中也出現身穿黑色皮衣手持皮鞭的虐戀者形象;電臺、電視臺常有與虐戀有關的討論諮詢節目。
1997年2月4日晚11時,英國有線電視臺播出的一個訪談節目中,一位職業女主人(life…style dominatrix)攜其男性"奴隸"登場接受訪問。那位女士在虐戀的專門服裝上罩了一件風衣,那位男士體格健壯,英俊性感,他穿得很少,只有一件黑皮背心和一條黑皮短褲。他的脖子上戴著一隻皮帶圈,圈上連著一條皮索,皮索的另一頭自始至終攥在"女主人"的手中。"女主人"坐在沙發上和主持人談笑風聲,向主持人展示她帶來的皮鞭。那位"奴隸"始終跪在主人身邊,雙手鎖在背後,一言不發,但他的眼神始終不離女主人,表情柔順,甚至流露出一種儀式性的崇拜表情。據那位女士說,她擁有10…15名男###隸,是她從對她所登廣告做出回應的上百人中精選出來的。她把他們"訓練"成馴服的奴隸,採用的方法有令其做家務勞動和"輕度的責罰"等等。
英國的大眾傳媒中虐戀形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