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4/4頁)

如何才能讓進犯之敵落入圈套呢,時在華野司令部的王德是這樣記述的,“在進行鉗制、阻擊南線敵人主力北犯的戰鬥過程中,我各參戰部隊在陳士榘參謀長統一部署、指揮下,在沂河兩岸,沿敵人前進道路,利用有利地形,採取控制要點的縱深梯次與寬大正面防禦相結合,在每一點以少數兵力擔任防守,將大部分兵力控制於翼側機動的部署。在戰術上強調小分隊的頑強阻擊與機動反擊結合,採用夜戰,近戰和襲擊分散薄弱之敵的戰法。力求遲滯敵人前進。”看的出來,戰法靈活多變,迷惑敵人,虛虛實實,大打迷蹤拳。要三縱來擔當這樣任務,也有其合理性,三縱能硬,也就是三縱有特別突出的攻擊力,正如何以祥說的,“為延緩敵人進攻的速度,保證北線主力打好殲滅仗,縱隊組織了兩次強大的反擊。”必要時出擊,整編七十四師這樣強敵也要卻步,也就是說要軟硬兼施,這就起到迷惑南線之敵的作用。三縱強大鉗制力,以後在淮海戰役的第一階段中,又被充分發揮。

2月14日,三縱在唱完空城計後撤離臨沂。第二天,整編七十四師和八十三師飛機炸,大炮轟,折騰一天,臨沂終於“陷落”。於是,陳誠向委員長報告,在臨沂周圍地區共殲*16個旅。攻佔*華東首府臨沂,國軍真是戰功赫赫,別替多喜慶了。蔣委員長如願以嘗。

當南京國民政府沉浸在“魯南大捷”的歡慶聲中,“李軍長”卻成了階下之囚。尤其是突圍而出的兩個軍如秋風掃落葉般席捲一空,用*人士的話來說;就是5萬隻鴨子,三天也捉不完。當然,北線之敵的被殲還有許多細節,相信許多軍史愛好者也清楚,不再贅述。

萊蕪戰役是我華東部隊正式大整編後的第一仗,前線總指揮當然是粟大將。戰後,粟裕對各縱隊表現和作用有個點評,在談到三縱時,粟大將是這樣說的:“……第三縱隊的功勞也不能抹煞,如果沒有他們在南線牽制敵人,我們也就不可能集中全力來解決北線之敵。”

雖然粟大將把用兵之道說得一清二楚,論功行賞無一掛漏,只是對今天許多人來說,就像看足球世界盃賽,我也知道後衛防守如何如何重要,但人們為之歡呼的總是在那一瞬間——破門!

第八章 泰安風雷(一)

要打泰安了,三個縱隊司令爭得面紅耳赤。

沒錯,“面紅耳赤”是我說的。“那麼由誰打呢,大家積極性都很高,爭著要打。”這可是陳參謀長說的。三個司令都想上,這是事實。如果這點“添油加醋”的權力也不給我,看官,我這“話說”就沒法說了。

其實,華野參謀長陳士榘有N個理由不上十縱。這話從何說起呢?

魯中一場大戰,國民黨軍7萬大軍被殲,這是戰爭爆發後,不僅是在華東戰場,也是人民解放軍在全國整個戰場上獲得的最大勝利。國軍此番大敗,蔣委員長想一鼓作氣蕩平共產黨無疑已成畫餅。但山東始終是蔣介石的心頭之患,決不會就此罷手。於是,戰爭中一個“啞鈴”佈局出現了,蔣介石把進攻的重點放在西北和山東,為了確保山東的勝局,又在山東走馬換將,把徐州和鄭州兩個綏靖公署合二為一,組成一個名為“陸軍總司令部徐州司令部”的指揮樞紐,由陸軍總司令顧祝同親自坐鎮,這就是所謂重點進攻山東。

全面進攻時,出動軍隊30萬;到了重點進攻,出動軍隊45萬。24個整編師(軍),號稱五大主力的第五軍、整編十一師、整編七十四師全都集中到了山東戰場。從南至北,三個方向繼續向華東我軍壓來。萊蕪戰役結束後,面對

最新小說: 魔法辭條 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 震驚:我的室友,竟然是巔峰第一 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 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 兒童故事三百篇 四合院:重生傻柱,我有無敵空間 NBA:浪子老闆,打造紫金十冠 聖經千問 網遊:垃圾天賦超神技 從火影開始旅行 山海經之災厄將至 快穿:戲精大佬又去拯救男主啦 報恩?我看你是想以身相許! 綜漫之亞刻奧特曼 開局木筏:靠萬倍增幅征服世界 觸靈偵探事務所 壞傢伙他只想撈錢! 全民穿越:死靈法師的崛起 幻界風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