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北戰場上投入的兵力抱成一團。讓抗聯即便想要吃也無處下口,一路抱著團穩紮穩打。同時牽制住其主要的作戰力量,使其不敢冒險南下才是最正確的。
第三百零四章 太急躁了
那邊晉綏六縱隊指揮員下了多大的決心,隋長青並不是很清楚。對於他來說,晉綏部隊並不歸屬他統一指揮。隋長青只負責指揮應縣戰場,以及周邊的抗聯部隊,至於晉綏部隊是由陳司令員親自指揮的。
雖然與晉綏六縱隊建立了橫向的無線電聯絡,也在那裡派駐了通訊參謀,以及一部五十瓦電臺。但隋長青只是按時向其傳送敵情通報,從來就沒有提過一個字的增援要求。畢竟兩軍之間雖說在同一個戰場,但是分屬不同的建制。
他的部隊,又是剛從東北調來晉北戰場。對晉綏部隊並不熟悉,作戰風格也並不瞭解。論資歷自己在那位老資格的司令員面前,更是一個晚輩。兄弟部隊怎麼打,心思比較細膩的隋長青並不想指手畫腳。
而在抵達應縣之後,隋長青接到陳翰章的第一封電報,就是告訴他只要日軍不主動向東北方向進攻,絕對不要讓晉綏六縱隊參戰。如果日軍向東北方向發起進攻,兵力不超過一個步兵大隊,也不要干涉晉綏方面的作戰。即便晉綏六縱隊主動提出參戰,也要委婉的一些拒絕。
陳翰章的這麼做的具體原因和真實意圖是什麼,在電報上並沒有明說,隋長青也沒有問。但考慮到這個晉綏六縱隊現在實際的位置,正處在晉東北與應縣戰場的結合部。即便是沒有這道命令,隋長青也不會接受這支距離自己最近的兄弟部隊增援的要求。
他們所處的位置,正好是兩個戰場的結合部。在其背後抗聯一部,正在與渾源的日軍激戰之中。而自己當面的日軍,畢竟有兩個野戰聯隊。再加上搜尋、工兵和輜重等隨時可以轉化成為戰鬥兵員的兵力。
除非自己停止十師主力整訓,將其全部調出參戰。否則即便加上晉綏六縱五千多人的兵力,在兵力數量上也有一定的懸殊,很容易給日軍留下可趁之機。一旦被三十二師團插向渾源戰場背後,那麼整個晉東北戰場很可能會因為這條雜魚,引起一定的動盪。
雖說作為杜開山的老部下,隋長青不認為自己的老上級,面對這種極有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一點準備都沒有。但畢竟大家兵力都已經使用到了極致,還是相對穩妥一些為好。與其到時候引發整個戰局的被動,還不如將晉綏六縱隊就放在哪個位置上。
這麼做對這支兄弟部隊來說,放在那個位置上的確多少有些尷尬。但隋長青明顯不願意因為自己的計劃,引發整個戰局出現任何的動盪。自己找機會下一把黑手是一回事,但是參謀長出身的隋長青明顯大局觀要重得多。
至於現在晉綏六縱隊摩拳擦掌,想要一舉解決向晉東北進攻的這個日軍步兵大隊的想法,隋長青自然是樂觀其成。畢竟都打到鼻子底下了,即便是陳司令員在這裡,也不能攔著人家不讓出手。
其實對於晉綏六縱隊兩位軍政主官眼下的心思,隋長青還是能理解的。茹越口一戰沒有打好,雖然板子不能全部都打到六縱身上,但畢竟他們是有一定責任的。部隊剛剛完成整編,雖說有兩個旅的編制,但全軍加在一起不過五千餘人。
即便加上抗聯的兩個營,總兵力也不過不到七千人,在地形不利的情況之下,又是兵力不足。而且大部分的部隊,都是此戰之前才由地方武裝升級的。再加上又是處在佯攻的情況之下,初戰失利多少有些情有可原。
但隋長青也看了他們當時的部署和指揮,的確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側翼的警戒部隊兵力過少,在制高點被敵軍已經搶先佔領的情況之下,對地形和敵情未做詳細偵察,部隊還未集中,便貿然發動反擊。
不僅攻擊正面選擇的地點過於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