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盡了心思。不僅與美國人不斷的交涉,就連美軍在北非和義大利戰場上,繳獲的二手貨他都來者不拒。
那十七架義大利製造的效能不咋地的三發運輸機,還是楊震透過威爾遜費了很大心思,才從北非戰場和義大利戰場上,美英軍隊戰利品之中搞到的。如果不是威爾遜利用自己的身份便利,說通了美軍地中海戰區情報部門的負責人,就這批三流的義大利貨還搞不來。
這次熊大縝一下子搞來了這麼多的德國運輸機,很是緩解了一下楊震下一步戰略部署,所需裝備不足的部分。這幾十架德制運輸機,雖說效能不如美製C四七運輸機,但是至少比沒有要強。那些德制轟炸機在抗聯不需要的情況之下,也一樣可以作為運輸機的補充。
只是蘇聯人這次居然痛快的放行,對於一向雁過拔毛的蘇聯人來說,這次這麼大方實在有些不對勁。就算這些運輸機是已經成為一堆破爛,但蘇聯人也不會允許抗聯順順利利的,將這批東西運回來。
要知道就是那些從德國人手中繳獲的坦克,以及輕武器和彈藥,也是用物資和美援裝備換回來的。蘇聯人的東西從來都不是白給的,哪怕是他們用不到的東西。就算他們留著在那裡生鏽、腐爛,也不會白送的。
最關鍵的是與蘇聯人交換武器的物資,都是要親筆自己批准的。沒有自己的同意,在東北沒有人敢擅自去和蘇聯人談判。熊大縝這個時候才讓自己知道,楊震可以肯定這批破爛,在抵達東北是相當順利,可以說沒有遭遇到任何的阻攔,這多少讓楊震感覺到蘇聯方面,這次的態度多少有些耐人尋味。
不過想了想,楊震還是決定與威爾遜那個傢伙好好的談一談。美國人這段時間有些太過分,除了一些過分裝置之外,其他當初允諾的運抵裝備數量明顯下降。之前答應的大口徑火炮,除了一個團之外剩餘的至今基本沒有影子。答應援助的坦克也是一拖再拖,數量也是一降再降。
眼下美國人已經開始陸續換裝P五十一戰鬥機,並給重慶方面開始陸續換裝這款最新式的戰鬥機,卻還是給抗聯提供老式的P四零戰鬥機。自己此次會戰發起之前便於威爾遜談過,希望美國方面能夠提供一批P五十一戰鬥機,以便應對日軍新式戰鬥機,以及為抗聯轟炸機護航。
可三月份運過來的戰鬥機,依舊是P四零K型戰鬥機。雖說已經是這款戰鬥機的最新型號,但面對日軍的二式戰鬥機,以及新式的三式、四式戰鬥機,卻依舊是力不從心。航空兵的戰鬥機效能不足,即便面對數量居於劣勢的日軍航空兵,應對起來也異常的吃力。
儘管交換來一批拉格三戰鬥機,勉強可以應付日軍新式戰鬥機的挑戰。但這種戰鬥機的操縱性實在太差,摔的飛機比被擊落的還多。雅克九戰鬥機,眼下還相當有限的產量,又始終無法保證兩線作戰的需要。
航空兵缺乏可以與日軍新式戰鬥機抗衡的戰鬥機,一直都是楊震內心很大的一塊心病。怎麼樣才能搞到可以與日軍新式戰鬥機對抗的空優戰鬥機,是楊震眼下最急需、也是最頭疼的問題。
在加上對運輸機的需要,楊震幾經考慮,還是決定將威爾遜那個傢伙請來。這場戰爭留給自己可利用的時間已經不多,有些問題再不解決,恐怕就沒有什麼機會了。因為楊震很清楚,只要美國人打到日本本土邊上,與美國人隨時翻臉的可能性就有。
聽完楊震的抱怨,威爾遜也只能搖頭苦笑的告訴楊震,這款新式的P五十一戰鬥機,面對歐亞幾大戰區的美軍自己都不夠用。除了部分提供給英國人之外,這款戰鬥機至少短時間之內中國方面不要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