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李系的聰明之處,但也是他的最大弱點。
誰都不把他放在眼裡,這也包括皇帝。如果他一直默默無聞,儲君名單上怎麼會列上他的名字呢?
楚王府。
李揆等朝中重臣齊聚,南衙禁軍和北門禁軍諸將也都在場。李俶環視眾人,目光陰沉。他已經竭盡所能利用各種手段去向皇帝施加壓力了,但皇帝卻一反常態,遲遲沒有動靜。而且,種種的跡象表明,皇帝還有再次啟用孔晟領軍出征的念頭。
若是讓長安候孔晟帶兵出征,一旦孔晟再立戰功,他在朝中的威望就無人能及。而到了那個時候,恐怕楚王也難以真正向他下手了。
班師回朝之後,長安候至少要封國公。而大唐兵馬大權,至少有一半會落在孔晟的手上。
“諸位,若是長安候孔晟掌握兵權領軍出征,將來,必成本王的心腹大患。所以,本王不能坐以待斃,你我眾人必須要再次聯名上書,請父皇早下決斷!”李俶一字一頓道:“事不宜遲,明日朝會,請諸位助我一臂之力!”
李揆等人紛紛開口附和。
李適在一旁看得心情沉重,不知為何,他突然覺得自家父王在這件事上的努力和各種經營,會化為泡影。若是皇帝肯讓楚王披甲出征,又何必至今還沒有明確的態度。皇帝一直沒有下決斷,至少說明皇帝不肯輕易將兵權再次賦予尾大不掉的皇長子。
無論楚王如今的權勢如何沖天,但皇帝始終還是皇帝,皇帝對臣下起了猜忌之心,不是好事啊。
李適望向了父親李俶,見李俶神色冷漠,眸光中閃爍著堅定不移的殺氣,心頭更加沉重。他知道,父親李俶對太子之位志在必得,若是有人阻礙他登臨大業,一向手段果決心狠手辣的父親絕對不會心慈手軟。
哪怕面前阻擋的是皇帝。
與至高無上的皇權相比,父子的親情根本不值一提。(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七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7)
第三百七十七章誰是最後的贏家(7)
然而,翌日早朝,李俶等人還未來得及再次聯名上表,提出由楚王披甲出征的朝疏,逼皇帝就範,趙王李系一反常態的主動上疏,請纓掛甲出征,討伐安慶緒叛逆。
一語既出,滿朝文武震驚,幾乎是炸了鍋。
從來都不引人矚目的趙王李系,竟敢當眾挑釁楚王的權勢,主動請纓掛甲出征,這意味著李系已經與李俶唱起了反調——他怎麼會有這個膽量?他這是要幹什麼?什麼時候輪到趙王冒出來了?
很多朝臣都在瞬間湧起如是強烈疑問。
李亨倒是神色平靜。他端坐在龍椅上,目光深邃,在李系的身上一掃而過。
李亨的手頭上捏著一張孔晟透過“第九”送達皇帝身邊的奏表。孔晟在奏表上舉薦李係為將率軍出征,這讓李亨再一次確認了一個基本的事實,那就是他從始至終都忽視了次子李系的存在。
正如孔晟的判斷,對於領軍出征的人,皇帝或許有些猶豫不決,但絕對沒有考慮過孔晟。對於孔晟,他早有安排,這一切早與孔晟達成了某種默契和共識,所以孔晟是不會動的。
這數日之間,李俶正在透過他所能調動的各種資源向宮中施加壓力,無論如何,這天下的兵權必須要牢牢掌控在他這個皇長子手裡,這是他賴以拿下東宮儲君之位的最大倚仗,李俶不會輕易交出去。
這一點,不要說滿朝文武心知肚明,皇帝李亨也洞若觀火。可這正是他最憤怒和忌憚的地方。自己的兒子已經成長為足以威脅到他皇位寶座的程度,這讓李亨追悔莫及。
按照李亨的本意,他會在數年後從容立儲,而只要李俶安分守己,儲君一定是他。可李俶似乎等不了那麼久,從還朝長安以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