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款。秦始皇知曉後雷霆大怒,責令李斯嚴厲查處。李斯雷厲風行,很快便揪出一批不法之徒,嚴懲不貸,以此警示眾人。
隨後,秦始皇又計劃拓寬馳道,以便容納更多車馬並行。他再次召集大臣商討方案,這次年輕的校尉王翦之子王賁提出不少新穎見解,得到秦始皇賞識。
在各方努力下,馳道不斷完善拓展,秦國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周邊小國紛紛請求結盟依附,秦國儼然成為這片大陸上最耀眼的強國,秦始皇的威名更是震懾四方。
馳道的修建不僅加強了中央與地方的聯絡,也促進了各地的經濟交流。商人的車隊沿著馳道往來穿梭,帶來了繁榮的貿易。
“有了這馳道,做生意方便多了,貨物能更快地運到各地。”一位商人笑著說道。
同時,馳道也為軍隊的調動提供了便利。一旦邊疆有戰事,軍隊能夠迅速趕赴前線。
在一個偏遠的郡縣,當地的官員感慨道:“以往向朝廷奏報事務,需數月方能得到回覆。如今有了馳道,數日即可。”
但馳道的維護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必須定期派人檢查道路狀況,及時修補損壞之處。”負責維護的官員說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蜀道不斷完善,成為了秦朝交通的重要命脈。
在秦始皇的統治下,以咸陽為中心的馳道網路,為秦朝的繁榮和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後世的交通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著馳道網路的不斷完善,秦始皇又萌生出新的想法。他欲在馳道沿途設立驛站,以供行人歇腳、換馬,同時也是傳遞軍情和政令的中轉之所。於是詔令下達,各地官員趕忙籌備。
然而,北方的天氣變幻莫測,一場罕見的暴雪席捲而來。剛剛建成的一段馳道被厚厚的積雪掩埋,不少木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負責工程的官員心急如焚,連忙組織人力清掃積雪,修復橋樑。
此時,有能人志士獻出一種特殊的融雪之鹽,灑在雪地之上,冰雪快速消融。秦始皇聽聞後,重賞此人,並令史官記錄下來,以備日後不時之需。
在南方,因為雨水較多,馳道的排水系統出現了堵塞現象。當地民眾自發組織起來,配合官府清理溝渠。秦始皇得知百姓如此擁護國家之舉,甚是欣慰,特地下旨減免當地賦稅一年。
就這樣,在不斷的建設與維護中,馳道在秦國的發展歷程裡持續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見證著這個龐大帝國的興衰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