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虎子說。
在展廳的一個角落裡,有一段關於紅軍烈士的生平介紹。烈士名叫陳青山,出生在廣西的一個貧苦農家,從小就飽受地主的欺壓。紅軍來到他的家鄉後,他看到了希望,毅然加入了紅軍隊伍。在一次戰鬥中,他為了保護受傷的戰友,不幸被敵人的子彈擊中。臨終前,他還緊緊握著手中的槍,眼神堅定地望著遠方。
“陳青山烈士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的精神卻永遠留在了這片土地上。”講解員的聲音低沉而有力。
祁龍等人靜靜地站在那裡,心中充滿了對烈士的敬仰和緬懷。他們默默地在心中許下承諾,一定要將這些紅色故事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瞭解那段歷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參觀完展廳,他們來到了展廳外的小廣場。廣場上矗立著一座紅軍烈士紀念碑,碑身潔白如雪,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莊嚴肅穆。碑上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幾個大字,每一個字都彷彿在訴說著烈士們的英勇事蹟和崇高精神。
祁龍等人走到紀念碑前,深深地鞠了一躬。他們的心中充滿了感慨和敬意,這次廣西之行,讓他們對紅軍的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他們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我們一定要把這些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祁龍堅定地說。
李白荷、祁虎子和春燕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他們知道,這次廣西之行,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參觀,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那些故事和照片,如同烙印,刻在了他們的心中。他們帶著滿滿的收穫和對先輩的敬仰,離開了展廳,決心將這段紅色歷史銘記在心,傳承下去。
在回去的路上,他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們一邊回憶著那些感人的故事,一邊討論著如何將這些紅色文化傳播出去。祁龍提議可以透過舉辦紅色文化講座、拍攝短影片等方式,讓更多的人瞭解紅軍的歷史和精神。李白荷則建議可以組織紅色文化研學活動,讓孩子們親身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祁虎子和春燕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隨著汽車緩緩前行,廣西的山水漸漸遠去,但那段紅色的記憶卻永遠留在了他們的心中。他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紅色文化一定會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