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德倫和法爾肯海因不由自主的對望了一眼,眼中疑惑的神色更濃了。
“什麼都不能同這些貢獻相比”。威廉二世看了看外交大臣和總參謀長,“所以我說沒必要在勞工的問題上同中國計較。”
“那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向中國方面提出來相同的請求?”基德倫想了想小心地問了一句。
“當然可以。威廉二世點了點頭,目光又落在了牆上的地圖上,他現在臉上的表情。彷彿他目光所及的領土,都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一樣。
中東,海法港。
一身便服的德國陸軍上尉約格拉爾頂著炎炎烈日站在了碼頭上,望著擁擠著從中國商船上蜂擁而下的自己的同胞,有一種恍惚的如同身在夢中的感覺。
到了這裡,也就等於快到家了。
從日本四國到這裡的漫長海上之旅終於結束了,接下來的,就的旅程了。
從海法的鐵路經大可革到達君士坦丁堡。經討保加利亞境內。就可以回到闊的祖國了。
約格拉爾上尉望著身邊的德國僑民(還有和他一樣穿便服的德**人),此時的他們,臉上都是和他一樣興奮和激動的樣子。
讓約格拉爾上尉感到奇怪的是,似乎全世界的德國僑民,現在都被中國人的船隊運送到了這裡。
約格拉爾當然不知道,這個被中國人稱為“浪子歸”(德國人稱為“走出埃及”計劃,即取聖經當中的“出埃及記”典故之意)的秘密計哉。早在開戰之初,就已經開始由中國和德國的情報部門聯手合作開始了。
這個秘密計劃的主要內容。就是將滯留在海外的德國僑民(包括德國在海外殖民地的軍隊)全都輸送回德國,當然也包括他們在海外的數量驚人的龐大資產。
在德國政府將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賣給中國的同時,德國政府就秘密通知在海外的德國僑民,有組織的前往指定地區集中,由中國政府派船接應他們回國。而他們在海外的要產,也開始悄悄的以資金的形式流和中國集中,最後透過美國和中國的金融系統匯回到了德國。
“這位猶太曆史上的傳奇女英雄一尤吉菲爾梅耶羅斯徹爾德一利用羅斯徹爾德家族在美國、中國和德國的金融體系,完成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資金轉移行動”後世的一位金融史學家在書中這樣寫道:“要知道這樣大規模的資金轉移行動居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刻完成的,可以說這些資金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程序,德國在得到了這麼一筆數量龐大的資金之後,加上數萬名海外僑民的歸國對國內急需的人力的補充,使德國在經受了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的巨大損失之後,以驚人的速度恢復了過來。”,這位猶太女英雄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們現在已經無從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她這樣做並不僅僅是為了使猶太民族能夠重新建立自己的國家。一定還有著更為深刻的目的。”
而讓後人無法想象的是。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其實是一箇中國人。
“別在這裡愣著,我們得抓緊時間上車,夥計,祖國需要我們。”一位年輕的德國小夥子看見約格拉爾上尉似乎在那裡愣神,不由的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將他的思緒拉了回來。
“是啊,祖縣需要我們。”約格拉爾喃喃地說道。
此時此刻,他們的話,代表了對本民族最深刻的忠誠和民族主義至高無上的認同。
在中世紀。民族主義在歐州還可以說完全不存在。那時的歐洲,一塊領土可以作為嫁妝,在王朝之間轉移交接。沒有人會覺得這有什麼問題。基督教的十字架籠罩著歐洲,作為民族共同體的國家還只是若隱若現的存在。在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之後,統一的基督教在歐洲不復存在,國家的世俗權力則開始迅速膨脹。在這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