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的。
說白了,朱標也並完全信任他們。
“兒子明白。”
全國各地所有的報紙把銀行的存取借貸業務接連宣傳了三日,甚至有些沒有湊建銀行打算的地方都已經是人盡皆知了。
“看今天的報紙了嗎,朝廷馬上就要湊建銀行了,買房買地買耕牛,誰要是沒錢都可以去銀行借貸了。”
“是能借貸,但就你這幾間破草房能當抵押物嗎?”
“咋就不和你說了,反正銀行是朝廷湊建的,肯定要比外面那些錢莊更安全,你們誰要是有想法還真可以去試試,畢竟這也算是個翻身的機會。”
“這倒是,有了錢才能買牛置地,有了牛和地這才能種出莊稼來嗎?”
“別光嘴上說,你們誰要去,咱們一塊去問問,朝廷想方設法的讓我們過上好日子,我們也不能啥都不幹。”
“問就問,現在就把的家裡的地安頓了,然後去找里長幫忙把路辦了,等辦好這些我們這兒最近的銀行應該也已經湊建起來了。”
類似的事情在很多地方同時上演著,而各地的銀行框架才剛剛搭起來便迎來了絡繹不絕的客戶。
剛開始的時候,朝中大臣從戶部官員口中打探到這一訊息時還很欣慰,以為年終將會有一大批銀子流進來了。
,!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終於發現了不對之處,這些客戶多是多但卻是負增長,開了幾個月借出去的錢遠遠高於存進來的。
等到了年終,不僅沒有銀子流進來,朝廷還得虧空一大筆的。
當初這銀行大部分朝臣表示了支援,這個時候也沒辦法馬上就說啥的。
只有夏元吉帶著些疑惑找到了乾清宮,把銀行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告訴了朱標。
當時,恰好朱允熥也在。
在夏元吉大致說完之後,朱允熥笑著道:“夏尚書有些操之過急了,表面上好像是以戶部揹債借貸出了銀子,但每筆銀子可都是有抵押借貸,最早的應該是半年吧?”
“半年之後,除了還本金還有利息,這筆利息不就是銀行的盈利嗎?”
“眼光再放長遠一些,農戶利用這筆錢買地種出了糧食,商賈利用這筆錢擴大了生意,每一項不都需要給朝廷交稅?”
“眼光再長遠些,百姓家中日子好過了,是不也要擴大個人的家庭結構,這不就也有利於人口的增幅了嗎?”
夏元吉這次的事情儘管做的有些不地道,但不可否認夏元吉的確是個人才。
朱允熥還是很愛才的,不僅僅只拿好處忽悠下,而且還分析了這種情況的弊端。
所有一切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夏元吉除精通錢糧外,還要精通於金融。
唯有這,才能算是最優秀的戶部尚書。
在頓了一下後,朱允熥也道:“當然,作為正常情況下,銀行是需要自給自足自我盈利,存的人少借的人多,這並不是銀行健康的發展狀態。”
“造成這一點的根本原因還是百姓思想觀念的固執,很多人都以為把錢握到自己手裡方才是最踏實的。”
“而之所以會有這一情況,還是因為寶鈔流通的力度不夠,很多人家還存著金銀,金銀容易儲存這才能讓百姓長時間放在家裡。”
“而這一問題的解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百姓不願把錢往銀行存錢,總不能脅迫百姓去存,只能是大力宣傳仔細引導,更主要是需要耐心一點。”
“即便銀行真的有問題,也不是這麼短時間內就能看出來的。”
“是吧,夏尚書?”
朱允熥把能說的都說了,夏元吉該解決的疑惑也都解決了,他若再追著不放那可就是單純反對銀行了。
“聽聞殿下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