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慶祝活動。春節時,大家一起寫春聯、貼窗花、放鞭炮,挨家挨戶拜年,晚輩向長輩行傳統的跪拜禮,長輩則會給晚輩發放寓意吉祥的紅包;端午節,村民們相聚在溪邊,一起包粽子、賽龍舟,將一個個包著糯米、紅棗和五花肉的粽子拋入水中,紀念屈原,祈願平安健康;中秋節,在村子的廣場上擺起長長的宴席,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嚐著自家做的月餅、瓜果,賞月聊天,共度團圓佳節。
這些傳統節日活動不僅吸引了本村的村民積極參與,也漸漸成為了吸引遊客的一大亮點。每逢節日,許多遊客慕名而來,他們融入到山村的節日氛圍中,與村民們一同歡笑、一同慶祝,在感受歡樂的同時,也深入瞭解了山村的文化內涵。
然而,在文化傳承的道路上並非一帆風順。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一些年輕人受到外界文化的衝擊,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有所降低,覺得傳統的東西 “土氣”;還有在傳承技藝的過程中,資金的投入、市場的波動等因素也時常帶來困擾。但林婉清家族並沒有氣餒,他們透過舉辦文化講座、組織文化交流活動等方式,向年輕人講述山村文化的價值和意義,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同時,積極尋求政府的扶持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保障文化傳承專案的資金需求,不斷最佳化產品和服務,應對市場的變化。
經過不懈的努力,山村的文化傳承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傳統技藝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了新一代的傳承者;節日習俗愈發興盛,成為了山村獨特的文化名片;那些古老的故事傳說也在人們的口中和各種傳播渠道中繼續流傳,讓山村的文化根脈深深紮根在這片土地上,並且不斷向外延伸,吸引著更多人來探尋、來感受它的魅力,為山村的全面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使其在現代化的發展道路上,依然保留著那份獨有的韻味和深厚的底蘊。
而林婉清家族也深知,文化傳承是一場持久戰,他們將繼續堅守在這條道路上,守護著山村的靈魂,讓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在歲月的長河中永遠熠熠生輝,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為山村子孫後代永遠引以為傲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