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報聲響徹鑽坑內外,井下一千五百多米似乎發生了不可預知的機械故障,鑽頭在非常規高溫下連續重啟失敗,鑽探平臺用盡各種辦法也無法進行自動回收。
從地火通訊建立以來,這是火星額外增設的第三個資源鑽井,它將深入到地殼底部並抽取液態烷類,以用作日漸匱乏的能源補給。數十年來,在冬眠基地近百公里環形範圍內的冰烷幾乎被用空,隊員們要在臨時精煉爐附近儘快建立數個新的運輸管道,否則方舟將會因能源短缺無法繼續自我迭代,甚至冬眠基地可能會真的陷入一場長久‘冬眠’。
這支由十多名成員組成的鑽探小隊昨天剛剛成立,現場除了六臺擬態者無人機之外,其餘都是出艙不久的新生代年輕休眠者。而領導小隊作業的則是康米爾,他早在幾十年前就擁有豐富的艙外活動經驗,對一切意料之外的現場事件都能做出良好應對方案。
從昨日卸任火星基地首席執事後,一切相關事務均已移交給阿元打理。長達四十年的任期讓康米爾對火星基地運作了如指掌,若不是本人執意堅持,他本可以繼續擔任職位,這些年來的穩定發揮也說明他確實是最佳人選。即便方舟給出的建議也是在卸除部分安全許可權的情況下維持原位,但康米爾似乎做好了離職打算,移交過程進行得乾淨利落。
大多數人都以為,康米爾以後也許是要在擬態社群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了,不過他在宣佈離任的同時,已經組建好了一隻鑽探小隊,看來是準備以另外的方式繼續為基地做貢獻。除此之外,康米爾還在專案裡做了一個特殊決定,他親選了幾名和自己一樣人格版本老舊的擬態者加入隊伍,並將他們在擬態網的職位一併革除。
看來對於之前方舟給他提供的測試,康米爾或多或少是受到了一些刺激,以至於心裡對自己這種‘老古董’產生了一些不自信,甚至開始懷疑和他類似的未升級擬態者也難堪大任。好在這兩位都沒拒絕康米爾的請求,以來是賣他一個面子,二來則是願意相信康米爾的判斷。
儘管擬態者們是否升級人格完全屬於自願,但每當方舟釋出最新的人格資料,大部分人都爭先搶後地去適配,只有極少幾乎不怎麼升級的人。據經常升級的擬態者表示,每一次都有醍醐灌頂的精神享受,彷彿思維比以前清晰了不少。
至於另一些人,他們選擇不升級原因當然很多,一些擬態者對這種事情並不感興趣,也有一些比較念舊,總之理由千奇百怪,但像康米爾這樣從始至終不參與升級的就只有他一個。
於是在這支主動‘下放’到艙外作業的隊伍裡,操縱無人機的都是一群擬態‘老人’,而年輕休眠者的任務都被分配得很輕。
隊伍來到三百多公里外的一個取樣點,卻沒想到發生如此嚴重的故障。今天的任務看樣子已經很難圓滿,才剛開始打井就遇上這種問題,可謂是出師不利。
而在工業基礎薄弱且資源匱乏的火星,這樣一枚普通鑽頭的製造也需要投入不菲精力,所以它必須被撈上來檢修,哪怕是人力回收也得冒這個風險。
但與此前面對的風險程度不同,這次故障是發生在距基地很遠的位置,再加上一千多米的鑽探深度,下井人員極有可能出現通訊中斷等極端情況,遇到任何問題都只能獨自解決。再加上鑽頭故障情況不明,如果不早一點打撈上來,它也許會發生不可逆的損傷,大家此刻已經來不及呼叫工程搶險隊伍,只能爭分奪秒自行處理。
於是一個選擇題擺在了大家面前,究竟該派誰下井?
一般情況下,派遣經驗最豐富的工程師是不二之選,只不過康米爾身兼鑽探隊的指揮員,根據基地的艙外作業準則,他必須留守地面做現場決策,所以本次人選只能向下順延。至於這些休眠者,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執行高危作業的,哪怕沒有無人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