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酌後,就派宦官李思敬與副使烏承恩,到史思明軍中“策反”,想伺機殺掉居心叵測的反賊。
乾元元年六月,烏承恩一行抵達幽州。宣旨完畢,史思明特意安排烏承恩住進官邸。史思明防範甚嚴,烏承恩找到族弟烏承玭密謀,卻苦於沒有機會。要想除掉史思明,必須拉攏他身邊人。這會暴露,此行的目的,風險很大。一旦事洩,人頭落地。李光弼也對烏承恩嚴加囑託,派他抓匆行事,完成使命。
烏承恩決計走險招,多次打扮成妖嬈婦人,夜入諸將家裡“策反”。沒想到這些蕃將出身的將領,對史思明很忠心,轉頭向史思明告發。
史思明開始不信,以為是諸將內心不安分,挑撥跟朝廷的關係。但多個將領如此說,史思明也對烏承恩懷疑了。他顧忌朝廷,且無實證,也下不了手。盜聽師聞知遠,主動請命,窺聽朝廷使者。
史思明在烏承恩隔壁,埋伏盜聽魔師聞知遠。當天晚上,史思明招待烏知思,然後很有人情味地,吩咐他去看望一下父親。夜間,父子密談,烏承恩四顧無人,用一種激動而低沉的嗓音告訴兒子,說:“我受朝廷之命除掉反叛的胡賊,事成後爹爹就是范陽節度使!你應當與爹爹,共謀榮華富貴。”
烏知思低聲道:“孩兒身為龍族人,早有拳拳報國之心,卻無機會。”
盜聽師聞知秘情,發出兩聲嘿嘿冷笑,飛奔報告史思明。
烏承恩父子跳出來,飛身上屋頂,追趕聞知遠,只見盜聽者逃入大帥府邸不見。
史思明馬上帶兵抓住烏承恩父子,搜出李光弼的牒文。文中讓烏承恩邀同阿史那承慶一起刺殺史思明;還有事成後準備賞賜給阿史那承慶的免死鐵券;另外還有一本小冊子,上面列滿史思明心腹黨羽的名單。
史思明大怒,指著牒文名單,問烏承恩:“我哪裡對不住你,你卻要忘恩負義,置我於死地?”
烏承恩滿頭是汗,咕咚跪下,不停磕頭:“我有罪!我該死!這都是李光弼的陰謀。”
烏承恩是個慫包,眾目睽睽之下,說策反乃是李光弼指使,推卸責任,以求保命。
翌日,史思明集合所有部眾,官吏和幽州百姓,面向西南,痛哭流涕:“臣以十三萬眾,降靠朝廷,何負陛下,而欲殺臣?!”
狼將也都跟著大呼:“誅殺奸賊,誅殺烏承恩!”
,!
烏承恩情知難逃一死,恐慌求饒,汗流浹背,屁滾尿流。
“叛我者死!”史思明目光冷冷,當眾打死烏承恩父子,丟與眾狼分食,並囚禁宦官李思敬等從屬,然後向武宗上表鳴冤。
武宗趕緊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遣使至范陽,宣慰說:“此非朝廷與光弼之意,皆烏承恩貪功擅自所為。史卿殺之,甚善!”
元載知道史思明多疑,便想出了一個陰招。軒轅勃按照元載計謀,寫書信送給范陽參謀耿仁智,讓他想法子弄死史思明。這封書信恰好落入史思明手中。
史思明原本就懷疑身邊出了奸細。不過耿仁智跟隨數十年,是值得信耐的親信。他不能確定這封書信是否為離間計,於是招來耿仁智,問他要不要反唐。
耿仁智就勸主公,“應當忠於大唐,勿做反覆小人。”
史思明冷問道:“使者都已經囚禁了,還有退路嗎?”
耿仁智笑道:“陛下立馬釋放使者,就說是誤聽小人之言。”
史思明勃然大怒,命屬下將耿仁智綁縛,罵他是叛徒。“烏承恩給了你多少好處?”
耿仁志是個倔脾氣,內心有冤屈,卻不肯求饒,還大罵史思明昏庸狹隘,不能善待兄弟,並將內心積鬱已久的懊惱不滿,都傾倒出來。
史思明鐵青著臉色,在將士們面前,親手用鐵棍擊碎參謀的腦袋。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