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瀚海唐兒歸筆趣趣 > 第597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

第597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 (第4/6頁)

“惟珍,你自淮南而來,說說你的意見。”張鉊親熱的喊著李谷的字,徵求他的意見。

李谷沒有說話,但他能感覺的到,至少有兩道目光,正火辣辣的注視著他。

一道是來自尚書左僕射張希崇,一道必然是來自門下侍郎範質。

若是有的選,他肯定不希望在這個時候表態,這兩人,一個是皇帝的元老重臣。

一個是皇帝的心腹,在皇帝剛進入涼州時,兩人就勾搭上了的。

不過,這會可由不得他,而且還不能讓皇帝看出他有所猶豫。

要知道卸任大軍轉運使以及楚州刺史以來,除了皇帝給他加封的銀青光祿大夫的散官外,可還沒有實任官職呢。

因此李谷以極快的速度出列,然後迅速給出了方案。

“回陛下,以臣在淮南所見,南唐國原淮南的楚州等地,捐稅遠比我淮北徐、沂、宿等州嚴重,但仍然能平穩徵稅。

究其願意,正是因為淮北賊乃是南唐主資助的,他們不去淮南,專門禍害淮北。

淮北之地的百姓已經被淮北賊搜刮了一遍。更不知道到底是朝廷說了算?還是李仁恕這位李大官人說了算?

如今聖人剛剛結束大河以南的亂世,民財雖不至於枯竭,但也只有一份,給了淮北賊,就給不了朝廷。

若是此時招安淮北賊,他們的胃口,不知道會有多大!

因此臣建議在淮北繳撫並用,收其跟風景從者,使其迷途知返。重懲李仁恕等核心賊寇,只有徹底擊潰了他們,才能讓他們安分。

而且楚州防禦使張雄,此人就跟李仁恕多有交往,陛下可下旨給張雄,讓他協助剿賊。”

張鉊一聽,對呀,歷史上的淮南白甲兵,張雄不就是大首領嘛,而且李仁恕肯定也是參與之中的,要打李仁恕,張雄定然是第一選擇。

不過呢,李谷也是個滑頭的傢伙,說了這麼多,張鉊最想讓他說的是恢復鄉官制還是繼續役職制,那是一點也沒談。

張鉊倒是沒往李谷怕得罪人這方面去想,因為他沒覺得張希崇或者範質,能讓群臣有多少的畏懼。

但他感覺到了李谷的猶豫,於是也就不再提這些,準備找個時間私下召見。

正好此時,皇后曹延禧讓尚食局煮了一些羊肉湯餅,已經親自帶人送了過來,張鉊就順勢宣佈朝會結束,招待群臣吃點東西。

這場歷時一個多時辰的小朝會,除了確定要對淮北賊出重拳以外,其實什麼事也沒定下來。

但這就是政治的特殊性,一個政策的出具,肯定是要經過大量商議的,這就叫治大國如烹小鮮。

烹完小鮮的張鉊回到內宮,腦海裡還是在盤算著著鄉官制與役職制的得與失,其實張鉊是傾向於鄉官制。

這並不是他不明白役職制的好處,能被後世沿用上千年,甚至共和國都在某些時期一直沿用的制度,絕對有它的可取之處,甚至是大有可取。

但張鉊的內心,卻藏著囊括四方的決心。

他想在有生之年,至少是要將河中、外東北、交趾三塊地盤,給穩定下來,讓他們不管從什麼方面,都屬於中華民族。

哪怕是隻能封一堆國過去,最後他們還脫離朝廷形成割據,但張鉊無所謂。

只要他們是漢人之國,說漢話,用漢家典籍,自認為漢人就足夠了,

那麼要往外大規模開枝散葉,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鄉村組織,能讓朝廷得到最詳實的鄉村資料,能動員出合適的人口移民。

他這邊還在考慮,內侍進來報告,中書令和凝和吏部尚書馮道在宮外求見。

張鉊在偏殿元貞殿接見了兩人,張鉊看著儀表堂堂的馮道,就知道這

最新小說: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 四合院:我從不按套路出牌 四合院:我當兵回來了 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 教教小兕子,大唐艦隊星際歸來 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我的艦隊,在墨西哥灣自由航行 穿越三國之黃巾天下 穿越海賊成為赤犬 一人:我向全世界曝光了異人 人在海賊,這個海軍不太正義! 高衙內的恣意人生 阿斗:相父你在哪個罐子裡呢 穿越古代之將門崛起 秦朝歷險記 斬神:我神級選擇,林七夜麻了 我今年八歲,前來酸棗會盟 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閒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