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目前來看,無論是天命還是逆熵都沒有能夠對西琳造成有效傷害的辦法,但勝機是存在的。
只是從代價來看顯得過於慘重了一點。
該怎麼說呢
似乎有些匪夷所思?
歷史具有重複性,人類總是在犯相同的錯誤,即便他們已經從過去看到未來,但當電車難題放在面前時就會陷入猶豫。
這是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弊病,他們顧慮道德,也顧慮未來,或許其中有已經看透難題本身的存在,但傻瓜才是多數。
而世界往往是傻瓜做主的。
人類常說生命是無價的,不可衡量的,但歷史卻又證明,人類一直都在計算生命的價格,只是從未明碼標價。
“時間為何只朝固定方向流動——即時間為何只從過去流淌向未來”
這項理論最初來源於牛頓提出的物理定義,排除超自然的部分,牛頓是現文明第一位將時間概念加以科學定律的人。
當然,熵增定律只是‘時間之矢’的雛形,這個概念的確定實際上透過了足足一百多年的推演。
那些東西聊起來實在是太繁瑣,直接說重點。
從科學角度上
時間具有單一的方向性並且絕對不可逆。
那麼問題來了,這種近乎於常識的物理性質,是否絕對正確?
這是麗瑟爾向博識尊發出的質疑。
在她之前,的確也有其他天才曾經發出過這種疑問,也同樣有人試圖探求時間的源頭,改寫時間的方向。
只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位天才成功令時間的流向偏移,畢竟大家都各有目標,時間又是一種無法制衡的概念。
時間為何只朝固定方向流動?
在那個瞬間,麗瑟爾下意識地恍惚,彷彿時間逆轉流向,回到她那並不糟糕但也並不美好的童年。
那種清楚地認知到自己具有獨特的遠超常人才能,卻被沒有才能的人所包圍,生活在一個庸才構成的世界裡的感覺。
但不同的是人。
文學作品往往喜歡讚頌人類性格人格中向善的部分,正義勇敢無畏……這些充滿了積極意義的力量透過文字給人以啟發,讓讀者也變得心潮澎拜。
因而有一種理論誕生了——一切歌頌為愛與和平做貢獻的創作者都是虛偽世界的幫兇。
縱觀歷史,無論是哪一個世界,拋開力量的差距問題,當壓迫累積到一定程度,被迫害者就會反抗。
因為精神與心靈是如彈簧的東西,越是施壓便越是厚重,等待某個宛如水瓶出現裂口的瞬間,便會將一切在上面的掀翻。
但的確有一種情況不同
當心靈陷入黑暗,精神不再渴望光明,一切痛苦都會變成理所當然的東西,失去反抗與鬥爭之心的源頭,正是這些歌頌著只要受難就是在為美好明天做貢獻的偽君子,以藝術創作潛移默化地改變被壓迫者的靈魂,讓他們成為奴隸。
儀式——【第八天】
這是麗瑟爾獨創的儀式,也是她其他所有儀式的基底。
這個儀式任何人都能夠使用,但目前為止僅有麗瑟爾自己成功發動過。
不管是儀式的要求還是材料都完全談不上苛刻 甚至於,如果要想一步登天的話,除開原地變成律者或者念那個‘我什麼都做不到’的莫名其妙的密碼以外,就是發動這個儀式。
‘一切行為以及導向的結果必須以種族角度判定且結果為優,一旦任何作為或行動對種族而言弊大於利則儀式立即失效且收回所有加護並消滅儀式舉行者。’
在西方的神話中,上帝創造世界用了六天時間,第七天作為休息日。
而這項儀式命名為第八天的意義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