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呆過三年了,由她們兩個帶著,安姐迅速融入了當地的圈子。在平日的聚會上她的話並不多,凡事也很少露頭,有那故意討好她的,她也只是不冷不熱的應付著,這種態度落在那些長輩眼中,倒落了個沉穩冷靜,更有人覺得她出身雖然差些,可這姿態卻也可以了。
此時在給朱抵的回信上她就撿了幾件有趣的事情寫了,又把做海貿的事情報告了一番,不多不少,還是三頁紙。於是一個多月後,收到信件的朱抵就有些哀怨了,上次他只有一句話,安妹妹就回了三頁,這次他寫了那麼多,怎麼還是隻有三頁?不過二公子的心靈很快得到了安撫,因為這次除了信件,安姐還給他捎帶了一些特產——鹹魚。
這倒不是安姐故意和他的綠豆做伴,而是江寧這地方好吃好玩的是不少,但都不易捎帶,比如鹹水鴨,以現在的儲存手段,不用從江寧到大同都要臭了。而像雨花石這樣的東西,安姐更覺得沒什麼意義,什麼奇珍異寶朱抵沒見過?而且看他那樣子也不像是愛把玩石頭的,反而不如帶些吃的。而鹹魚作為一種醃製過的,極易儲存的東西就被列了出來,其實這鹹魚不算江寧特產,可想來大同這東西更少。所以安姐還寫了一個鹹魚粥的食譜給一起帶了過去。
果然這東西一出現就贏得了朱二公子的歡喜,說起來二公子什麼東西沒吃過,一些鹹魚不應該讓他這麼激動,但錦衣玉食那是過去了,現在的朱抵就一個字——窮!
應該說此時大明的工資是比歷史上高的,作為千戶的朱抵也應該過上小□□活,但問題是他不僅要養自己,更要養他帶來的十個人。一個人的工資十個人花,這日子過的如何也可以想象了。
什麼,貪汙?**?受賄?
先不說朱二公子的政治覺悟如何,就算他想貪,那也要有機會啊!大同誰不知道,二公子這支隊伍就是逗著玩的,整個大同府從上到下都盼著這位爺早早離開,進到他的部隊裡基本就不用想出頭了。當然也有那衝著他身份來的,可這種人二公子還看不上,很快,朱抵就為此受到了教訓。當然那是以後了,現在朱抵一邊幸福的吃著鹹魚粥,一邊想日子不能再這麼過了。
52第四章
第四章
公正的說,朱抵同學這一年並沒有混日子。雖然他在大同無所事事;但他發揮了這些年在南安王妃手下堅韌不拔的精神;沒事找事,沒有條件創造條件。
大同這地方;別的不多;將軍多,會帶兵、能帶兵的也不少。他仗著自己的身份再加上厚臉皮,今天這兒湊湊;明天哪兒站站;倒是也算多了一些真實感受;對帶領隊伍的認識也不再停留在書面上了。同時他也發現他的上司早先還真沒忽悠他,無論千戶、百戶,這大明的軍隊就沒有真的滿員的;究其原因,一是上面剋扣,比如他一個千戶,書面上報的也有一千來人,可從軍部發下來的就只有八百人的,再加上層層剋扣,落到他手裡的,只有五六百人的了。
而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基本所有將軍都用軍餉養自己的私兵。為什麼他這五百人這麼不成樣子?要什麼沒什麼?還有二百多在那裡哆嗦的?因為他的前任把錢都拿去養自己的私兵了。用五個甚至八個士兵的軍餉份例去養一個私兵,自然養的兵強馬壯。於是大同的情況就是正經的大明士兵普遍孱弱,而私家軍卻個個勇猛。在發現這個情況後,朱抵同學暈菜了,他從小受的是忠君愛國的教育,在他原本的想法裡,駐守邊關的軍士都是忠於大明忠於皇帝的,可眼前的情況,算是忠嗎?
當然,他並不是徹底的文盲,也看過一些書籍,知道邊關重將也會有私心。但當朝太、祖英明,早先就猛抓軍事,當朝軍人的待遇要遠超唐宋,士兵們累計到一定的功勳還能在將來退役後換取田地,將軍們到了不能打仗之後還能進中央軍校,完全不用擔心鳥盡弓藏,那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