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修習,於是就成了偏執的謬見。錯妄地勸導別人修持不合根機的法門,卻認為這是佛法的真義。
光雖庸劣,敢與閣下同陷謗佛謗法謗僧之咎,而妄為讚許乎哉。如謂不然,祈付丙丁,各行各道即已,光豈能強閣下捨己所學而從我乎。不過以閣下見問不得不直貢愚誠耳,祈洞察是幸。
我雖然平庸陋劣,可是怎敢錯妄地讚許閣下你的觀點,從而與你一同陷入謗佛謗法謗僧的罪過中呢?如果你認為我說的不對,就請你將此信付於丙丁之火,我們各走各的道好了。我怎能勉強你捨棄你自己的所學來聽從我呢?只是因為閣下來問我,所以不得不直白地的貢獻出我這一點庸愚的誠意罷了,祈望你洞察,是為慶幸。復盛機師書
昨接汝書,不勝慨嘆。汝學佛者,何得以自己知見,測佛境界,測之不得,遂生疑惑乎。
昨天收到你的信,非常感慨。你是學佛的人,怎麼可以以自己的知見,來妄測佛的境界,因為不能測得,所以就生出疑惑的心呢。
夫證真如者,則三際坐斷,十界平沉,有因緣故,亦可於一念現無量劫,於無量劫作一念,念劫圓融,兩不混濫。
證得真如的人,則三際 (過去、現在、未來) 坐斷,十界 (佛、菩薩、緣覺、聲聞、六道) 平沉,如果有特定的因緣,也可以於一念現無量劫,於無量劫作一念,念和劫圓融無礙,兩不混亂。
汝謂六十小劫,猶如食頃,五十小劫,只如半日,無此事理。然則經中所有大小互入,念劫互現之說,皆為妄語乎。
你說六十小劫像吃頓飯的時間,五十小劫卻像半天,沒有這種道理。那麼經中所有“大小互入,念劫互現”的說法,都成妄語了嗎?
如來初成正覺,現圓滿報身相,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說華嚴經,二乘在座,不見不聞。
如來剛成佛時,現圓滿報身相,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說《華嚴經》,當時二乘弟子 (聲聞、緣覺) 也在座,但他們卻不見佛的報身,也聽不到佛說法。
所見之佛,乃老比丘相,所聞之法,乃生滅四諦。故維摩經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汝將謂無此事理乎。
他們所看見的佛,是老比丘的形相,所聽到的法,是生滅四諦法。所以《維摩經》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你說沒有這種道理嗎?
須知時無定法,隨人所見不同,佛菩薩境界且置,姑以凡小之境明之。
必須知道時間的概念沒有定法,隨著不同人的所見而各不相同。佛菩薩的境界姑且放在一邊不說,暫以凡夫的小境界來向你說明。
周靈王子子晉,學仙,過七日,於緱山出現,已到晉朝。故有詩曰,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幾,讀平聲,近也。從周靈王至晉彼出時,將及一千年耳)。
周靈王的兒子子晉學仙,他自己感覺剛剛過了七天,當他再從緱山出現時,俗世的時間已經到了晉朝。所以有詩說:“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幾,讀平聲,將近。從周靈王,到晉朝他再出來時,將近有一千年了)。”
又呂純陽遇鍾離權於邯鄲逆旅中,鍾勸其學仙,呂意欲得富貴後方學,鍾與一枕令睡,則夢見由小至大,以至宰相,五十年富貴榮華,世所罕有,子孫滿堂,其樂無央,後以一事與上意不合,遂自引退,乃醒。
還有,呂純陽 (呂洞賓) 在邯鄲的一個旅店裡遇到了漢鍾離,鍾離勸他學仙,可他想得到富貴後再學。鍾離就給他一個枕頭讓他躺在上面睡覺,他夢到自己的官職越做越大,以至做到了宰相,五十年間享盡了舉世罕見的榮華富貴,而且子孫滿堂,其樂融融。後來因為有件事與皇帝的意見不合,於是辭官回家,夢到這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