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風起青萍 (第1/2頁)

有了孫皓的橫插一腳。

李驤和司馬遂他們自然也沒有了繼續找事的可能。

這裡再怎麼說也是吳國朝堂,雙方都是來參加孫休的葬禮。

多少還是要賣吳國幾分面子的。

於是從葬禮正式開始到結束,漢魏使者都保持了相當的剋制。

當然,這也少不了孫皓站在中間,一直盯著雙方人馬的緣故。

這讓原本提心吊膽的張布等人不由自主的長出一口氣的同時。

也越發的覺得孫皓此人能力不錯。

葬禮結束之後,緊接著便是確定新君的人選。

所以無論是漢使還是魏使,都沒有立刻離開建業,省得到時候還得再跑一趟。

原本按照正常的流程,當然是大吳太子孫醱繼承大位。

但是在新君的繼承問題上,朝中大臣卻起了分歧。

以張布和濮陽興等人為首的一派認為孫醱的年紀太小了,不適合繼承大統。

雖說魏國使者這次來吳國還帶著誠意來的,想要和吳國罷兵言和。

可是以司馬家的口碑,誰敢把自己的安危全都寄託到對方的身上?

萬一司馬家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吳國可吃不消!

到時候一個弱小的君主,如何領導大吳對抗北方強大的魏國?

一旦魏國入侵,很難說能不能保全得住吳國江山。

另一半則以吳郡朱氏等世家為首,因為朱皇后出身吳郡朱氏。

所以孫醱登基才能最大程度上的保證朱家等世家的利益。

而且大家覺得現在魏國已經實際意義上的分裂了,根本就沒有能力繼續南下。

壓根就不用擔心魏國入侵。

雙方一個覺得自己在為國家考慮,挑選一個年富力強的國君正是眼下吳國最需要做的事情。

一個覺得自己要站在正統這一邊,明明已經有太子了,為何還要另挑人選?

兩邊誰也說服不了誰,並且還為這件事鬧到了朱皇后面前。

“娘娘,陛下駕崩,原本當以太子繼承大統。”

“然北有強魏對大吳虎視眈眈,西有蜀漢意欲恢復河山。”

“我大吳雖有長江之險,卻也難擋兩面之敵!”

“且交趾多有叛亂,實在是多事之秋。”

“故臣等以為,可否效仿當年長沙桓王之事,於宗室中另擇一賢能主持大局。”

“好保全江東半壁江山!”

張布說的是當年孫策遇刺後,將江東託付給孫權的事。

同樣是雄主英年早逝留下幼子,同樣也是國中人心惶惶。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朱宣在張布話音落下之後,冷哼一聲說道:

“姑母,太子雖然年幼,但卻是陛下正統。國本豈能輕動?”

“況且外有陸抗,丁奉等將,內有臣等輔佐,何愁不能保住大吳江山!”

“臣決不同意左將軍之言!”

朱皇后在聽到張布的話之後,臉上頓時閃過一絲慌亂之色。

但到底是出身吳郡朱氏,還是強作鎮定的說道:

“國家大事,本應順承天意,怎麼能隨意更改。”

“太子本就是國家儲君,雖有些年幼,但有爾等輔佐,將來也必成明主。”

言外之意,不願意讓兒子放棄皇位。

張布和濮陽興見狀,也不好過於逼迫。

況且這件事本就是一個提議罷了。

再說了,陛下臨走前也託孤於自己,讓自己好生輔佐太子。

於是在一番思索後,這件事只能暫且擱置再議。

而在另一邊,返回了驛

最新小說: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 乖軟宿主!釣懵了末世偏執怪物 林鵬的宋朝之路 現代魂耀古:宇軒傳奇錄 水滸之書生王天下 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 重生辭官:祝她和白月光鎖死 趙匡胤演義 從質子到千古一帝 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 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 斬神:開局復活術,我要你站起來 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 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 大明抄家王 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 不是死遁,我只是衝業績! 重生清末之傲視列強! 重生大明1635 這個流氓太正經,女帝怒罵大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