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莊周的安慰和鼓勵下,惠施終於從失去相位的悲痛中走了出來。同時,他也接受了莊周所說的道,不再為過去發生的事情而煩惱。
惠施極度渴望功名,極度渴望證明自己。他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如此方不枉此生。
他在魏國為相的十八年,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造化弄人,他為魏國付出了一切,最後非但沒有得到魏王的賞識,反而遭到魏王的嫌棄和驅逐,他也因此傷透了心。
惠施回到蒙邑,第一件事就是來找莊周,他覺得只有莊周才能解開他的心結。
過去,惠施完全否定了莊周的觀點,認為莊周所說的道完全是無稽之談,根本不值得推崇。
直到他重重地摔了一跤,他才明白,自己賦予人生的那些意義完全就沒有任何意義。
惠施渴望成為有用之人,而莊周卻只想做一個無用之人。惠施嘲笑莊周的言論無用,而莊周卻告訴惠施,無用才是真正的大有作用。
惠施成為了魏國的相國,可以說是一個受天下人敬仰的有用之材了,但他並沒有因為做了相國而感到開心,反而因為操心國事弄得身心俱疲,最後還慘遭魏王驅逐。
莊周雖然只是一個編草鞋、草蓆為生的窮苦之人,身上沒有任何積蓄,只能滿足一日三餐,在世人的眼中就是一個無用之材,但莊周卻過得很開心,完全沒有任何煩惱。
惠施被驅逐後,可謂是萬念俱滅,心如死灰,他實在不知道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直到莊周告訴他,人活著的唯一意義,就是認清自己從來沒有活著。只要還認為自己活著,那就是活在顛倒妄想中。活在顛倒妄想中的心必然會受苦。
莊周將宇宙以及生命的真相告知了惠施,惠施也虛心地接受了莊周的觀點。
做了十八年相國的惠施感到很疲憊,此刻的他只想好好地休息,不想再為功名而奔波了。他放下了自己的固執己見,願意像莊周一樣,做一個活在當下的無用之人。
看到惠施願意接受自己所說的道,莊周感到很開心。過去,惠施一直與他爭辯,總想透過辯論的方式推翻莊周的觀點,但都沒有一次能夠獲得成功。
如今,兩人依然:()莊子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