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換啥啊?咱家裡吃的喝的啥都有,想吃啥了給我說咱自己做,不用拿酒棗兒去給人家換。”
“我不換吃的東西,換別的,就跟咱家用麥子換饃饃一樣。我拿酒棗兒換他們的東西,用啥都能換。”
“那可不沾,大人誰稀罕酒棗兒,你給孩子們換就得從家裡挖麥子。人拿麥子換饃饃吃了頂飽,酒棗兒吃到嘴裡就是香香甜甜,不頂飢不頂渴的,沒有人換。再說了,你忘了二猛子偷偷來咱家裡換饃饃,她奶奶找咱家裡鬧騰了?要是你叫人家孩子們拿麥子換酒棗兒,不知道得有多少人找咱家裡給鬧騰。”
“我不叫他們用麥子換,用他們自己撿的東西換,不從家裡拿東西,礙不著大人們的事兒,沒人管的。娘,我就是想試試,也不一定有人願意換啊,我試試還不沾啊?”
“先給你姨姨家送一碗酒棗兒過去,剩下的願意玩就拿幾個去玩吧,換不了就分給人吃了,拿出來的酒棗兒不能再往罈子裡放了。”
奶奶被三姑纏得沒法,答應了三姑的請求。她讓三姑先給會計老婆送碗酒棗兒,送了回來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在奶奶看來,三姑就是一時興起,出去轉一圈回來就忘了。給三姑倒了兩碗多酒棗兒,讓三姑提溜著笆斗籃子去給會計老婆送酒棗兒,奶奶就去忙著收拾東西了。
三姑提溜著籃子從街上一走,酒棗兒的香甜,就跟著她從村東傳到了大街南北的大小巷子。聞到酒棗兒香味的孩子們,三三兩兩的被從四面八方吸引了出來,看到三姑提溜著的笆斗籃子,好奇地圍了上來。
“三妮兒,你家今兒個蒸的是啥饃饃,包的是棗兒饃饃還是啥饃饃,味兒怎麼這好聞?”
“對呀,清素,這麼香的饃饃咋換啊?還是一斤二兩換一斤吧?”
“今兒個我的籃子裡裝的不是饃饃,是酒棗兒。是俺娘醃的酒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