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有為比劃著房子的朝向,“倉房東西向,加上火牆不好燒火,容易倒煙,到時候你這藥材都是一股煙火味。而且,”
他又敲了敲牆體,“牆上需要留通風口,這得用錘子鑿開,萬一勁兒使大了,整面牆都得塌,倉房就得重蓋。”
“那怎麼辦,她這院子裡沒別的地方。我們合計用倉房改造能少備點料,省點錢。”陳大發給關有為遞上一隻煙。
關有為接過煙,別到耳朵上,“哎呀,又不是人住的房子,買點磚和水泥,再去河邊挖點沙子,花不了幾個錢。”
關有為打量了一圈院子,自言自語,“這院子是沒地方,後園子我去看看,我記得他家的園子,是咱們村裡面積最大的。”
他是個急性子,沒等人帶路,自己繞過陳氏父女,在一片雞鴨鵝狗的叫喚聲中跨進了房後。
關有為說的不錯,房後的這片園子的確是整個黃泥崗最大的,足有一畝多地。
最遠的杖子邊種著一排果樹,有李子,梨,櫻桃;右側是陳秀麗試驗的藥材苗,漲勢一般,耷拉著葉子沒精打采。
左邊則種著茄子黃瓜辣椒等蔬菜,中間是一片剛種上沒多久的白菜,此刻正綠生生的迎風招展。
“這園子可真好,我看這個位置就行。”關有為用腳步丈量了一處土地,他問陳秀麗,“你想要蓋多大的?”
陳秀麗皺著眉頭,想了半天,笑著說,“大爺,你還真把我問著了,我光想著蓋一個烘乾房,這些細節的事還沒想。”
“那不行啊,”關有為和她開起玩笑,“東家不敲定這些事,我們可幹不了活。”
陳秀麗想了想,“大爺,你看這樣行不,我晚上算一算,然後明天去找你,你按照我說的數,幫我算下用料。”
關有為點頭,“這沒問題,只要你把面積告訴我,需要多少料,我用腳丫子都知道。”
父女二人把關有為送出院門,陳大發五官都皺到了一處,“這玩意咋算?”
“能算。”陳秀麗心中已經有了對策。
“你會算就行,反正你從小就學習好,備多少料,到時候你告訴我,我幫你。”
周怡君奶聲奶氣的插話進來,“姥爺好厲害,開拖拉機,嘟嘟嘟,嘟嘟嘟。”
陳大發裂開大嘴,“好好好,姥爺帶你坐拖拉機。”
陳秀麗拿出捲尺,量好貨架的尺寸,又把新收來的地龍骨鋪滿整個貨架,在她所收的藥材中,地龍骨是最不容易幹,也最佔分量的。
經過測算,一個貨架上最多可以放置150斤地龍骨。陳秀麗知道,細辛和龍膽這樣的藥材重量輕,一個架子上最多也就幾十斤。她按照最大體量估算,烘乾1000斤藥材至少要放置十個這樣的貨架。
也就是,至少要20個平方,陳秀麗園子裡有的是地方,所以她毫不吝嗇,大手一揮,決定蓋一座30平米的烘乾房。
陳秀麗將自己的設想告訴關有為以後,無需藉助紙筆,對方三下五除二便說出了需要備多少料。
太子河蜿蜒向西,在村子中間靠後的一個拐彎處衝擊出了一道淺灘,這道淺灘的砂石含量極高,村裡蓋房築牆都到這裡撈沙子。
現在正是農閒時節,陳大發開著拖拉機,不過幾個來回,就拉回了足夠的沙子。
紅磚,水泥,還有石灰也被悉數送了過來,一切準備就緒。
村裡蓋房子,除了要支付瓦匠師傅和小工的工錢之外,還要中午供一餐飯。
周圍人聽說陳秀麗要蓋烘乾房,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但總歸是蓋房子,紛紛過來幫忙,還告訴陳秀麗,不需要付他們工錢,中午吃一餐飯便好。
陳秀麗十分感激,鉚足了力氣把中午這餐飯做得豐富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