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改革的風暴愈演愈烈,顧晨站在這場政治漩渦的中心,清楚地感受到四面八方的壓力。他已經預料到,地方政府的強烈反彈不會就此消失,反而可能會在幕後積蓄更大的能量,伺機發難。而更令他警惕的是,省政府內部的部分勢力似乎也在暗中醞釀新的對策,準備藉著這次改革的風波,將他拖入更復雜的權力鬥爭之中。
徐同光的動作
會議結束後的第三天,財政廳副廳長徐同光私下召集了一場“非正式座談會”,與部分地方財政負責人進行溝通。雖然這次會議的名義是“瞭解地方財政改革推進的困難”,但實際上,徐同光的真實意圖是藉機擴大地方政府對顧晨改革方案的不滿情緒,讓他們聯手向省政府施加更大壓力,甚至直接向省委施壓。
“各位,我能理解大家的困難。財政改革本身是件好事,但如果改革的節奏過快,地方的實際承受能力能否跟得上?”徐同光語氣和緩,卻暗藏鋒芒,“特別是財政評估機制的實施,是否會增加地方政府的行政負擔?這點我們需要好好考慮。”
一名市財政局局長隨即接話:“徐廳長說得有道理,我們地方財政已經很緊張了,新的稽核機制無疑是雪上加霜。要是省裡不調整政策,恐怕我們很難完成今年的預算。”
另一名縣財政局長附和道:“改革應該循序漸進,但現在的節奏太快了,我們地方政府根本來不及調整。如果資金使用上出了問題,最後問責的是我們啊。”
徐同光點了點頭,目光沉穩,心中已有盤算。
這次座談會後,徐同光迅速整理了一份《地方財政改革調研報告》,列舉了一系列“改革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並在最後提出:“建議對財政資金評估機制進行緩衝調整,並適當下放部分權力給地方政府,以確保地方財政體系的穩定性。”
報告送達省政府後,很快便傳到了杜永年和邱建國的案頭。
顧晨的應對
顧晨收到訊息時,已經是晚上。他站在辦公室的窗前,目光望向遠處的城市燈火,心中暗自思索對策。
王煒推門走進來,臉上帶著些許焦急:“顧廳長,徐同光這步棋走得不簡單。他先穩住了地方財政部門的情緒,又借他們的口向省政府施壓。現在省裡已經有人開始討論是否要對改革方案進行調整。”
顧晨微微一笑,語氣平靜:“他想以地方的名義來制衡改革,其實是想在這場權力鬥爭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地方財政的意見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不能忽視,但關鍵在於,這些問題是真正的困難,還是被誇大了。”
“你的意思是……”王煒有些疑惑。
“我們必須掌握第一手的真實情況,而不能讓徐同光的報告主導話語權。”顧晨果斷道,“從明天開始,我要親自走訪幾個試點城市,看看地方財政的實際執行情況。如果真的有問題,我們可以調整方案,但如果只是地方政府為了自身利益誇大困難,那我們就必須堅持改革。”
王煒眼前一亮:“我明白了,我這就安排。”
試點城市的調研
顧晨的調研行動迅速展開,他帶領財政廳的幾個核心成員,選擇了三個已經推行改革的試點城市進行實地考察。
在第一站江陵市,他與當地財政局負責人展開了深入交流。
“財政評估機制實施之後,你們的工作有哪些變化?”顧晨直接問道。
江陵市財政局長略顯猶豫,隨後說道:“改革確實增加了一些新的稽核流程,但也讓財政支出的合理性提高了。比如過去,一些專項資金的審批較為隨意,現在經過嚴格稽核後,我們能夠更加精準地投放資金。”
顧晨點點頭:“那為何一些地方官員認為改革讓地方財政負擔加重了?”
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