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正的模樣宣佈自己的決定。
各路軍兵統計軍隊人數,完善軍隊建設,籌集糧秣、軍餉,然後立刻進軍山東西路,驅逐所有山東金人。
然後大家再一起論功行賞。
用整個山東來論功行賞,這難道不是更好的一件事情嗎?
趙開山宣佈自己的決定之後,方才還熱情洋溢的會場氛圍立刻就像是被一泡尿澆灌於其上的火堆一樣,火苗消失,只剩下幾縷青煙。
會場的氛圍有些奇怪。
孫子義東路軍的義軍將領們還有蘇詠霖帶來的西路軍義軍將領們都不說話了,一個兩個互相看了看,方才滿臉的笑容此刻都凝固在臉上,顯得有些滑稽。
顯然,趙開山的決斷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同,或者說離大家的心理預期稍微有點遠。
比起進軍計劃,難道不該在此之前稍微講一講封賞方案嗎?
大家提著腦袋打贏這一仗,就沒點賞賜嗎?
不說蘇詠霖和孫子義這兩個主要的有功之士,其他參與反金的“豪傑”們也沒有賞賜?
話說行動過程之中孫子義也和蘇詠霖一樣,給老部下還有新近參與起義的地主鄉紳們一些獎勵,封個文官或者軍官之類的。
這是孫子義和蘇詠霖決定的,並不是趙開山定下的,現在光復軍尊奉趙開山為首腦,合法性在趙開山這邊,肯定要趙開山來宣佈才有效。
來這裡之前,蘇詠霖和孫子義一起,都把建議封賞名單提交給了趙開山。
所謂的建議,實際上就是既定事實,只是需要趙開山張開嘴巴說幾句話,正式宣佈一下,讓這些封賞變得“合法”。
結果趙開山居然沒有這樣做?
就算要進取山東西路,也要把山東東路的階段性成果結算一下吧?
尷尬的氛圍之中,趙開山自己似乎也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不過他還沒開口,孫子義就搶先開口了。
此番行動之中,東路軍以莒州和密州為根據地,負責攻打登州、萊州和寧海州三地,把金人趕下海。
他們也的確成功的做到了這一點。
攻取三州之地,加上密州和莒州的大本營,孫子義這一批東路軍的義軍將領們便已經掌握了五州之地。
為了這五州之地,他們也的確是付出了很多,犧牲了不少人。
所以攻克三州之後,他們最大的想法就是透過三州之地獲取自己應該得到的東西,然後讓趙開山承認他們得到的東西是合法的,而不是啥也不說,就直接往山東西路進軍。
東路軍主力現在正在登州之地集結,若要進軍往山東西路,需要走的路也是最多的。
這讓孫子義等東路軍主要將領們感到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