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3/5頁)

為御,諸侯以禮相與,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

“小康者,即天下肥也。”

而“天下肥”的表現則是“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而已,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己。”

所以,小康社會是建立在生活富裕、國家富強基礎上的上下和諧、君臣和諧、家庭和諧、男女和諧。

其次,《周禮》影響了中國哲學的核心概念“和”。先秦諸子之所以“百家爭鳴”,是因為“禮崩樂壞”,各家都試圖開出療救社會的藥方。不論是墨子的“兼愛”,還是韓非子的以法代德思想,都是為了解決“日失其序”的大亂局面。

以“儒道互補”觀為例,說明道家強調的是“道”和“一”:“一陰一陽之謂道”,“太極生兩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種一元論的哲學觀與西方哲學中的二元對立明顯不同,這裡的陰、陽不是對立的,而是同一個宇宙本源的變化形態,兩儀的分裂也不是對抗性的,而是統一在“太極”之內,“道”將這些表面上對立的事物合而為一。

儒家則將最高的美德視為中庸。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認為《周禮》是禮制的典範,立志要“克己復禮”,重新回到禮制的社會。

孔子畢生追求的“復禮”,即復“中庸”之德。為了實現這一理想,孔子極力宣揚“禮”,視“禮”為安身立命的基礎,做人的根本。他說:“不學禮,無以立。不知禮,無以立也。”

後來,董仲舒的“天人合類”、程朱以“天理”為本思想,都沒有超出“和”的思想。“和”即“中庸”之德,是至高的“道”。

再次,《周禮》影響了中華民族性格與人格形態。君子在西周指統治者,後來成為貴族階級的人格規範,其含義漸漸被道德化、寬泛化了。

孔子進一步將有道德、有教養的人稱為君子,給“君子”一詞注入新的含意。“知書達禮”、“溫柔敦厚”的君子,體現了和諧的中性性格特徵。“君子”人格的本質,即《周禮》“和”思想在人倫方面的體現。後人對“溫溫恭人”、“溫柔敦厚”性格的崇尚,與《周禮》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王國維將《周禮》的基本原則歸納為尊尊、親親、賢賢和男女有別。其實尊尊維護上下和諧,親親維護親族和諧,賢賢維護用人和諧,明男女之別維護性別、家庭和諧。

總之,在《周禮》中,天人合一是“制禮作樂”的基礎,人倫和諧是手段,政治社會和諧是目的。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四章 從大同之治看《禮記》

《禮記》是秦漢以前禮樂文化的論著彙編。

相傳孔子之後,其門徒“七十子”散居於各諸侯國,所傳講禮的文章甚多,十分博雜。西漢宣帝劉詢在位時,今文禮學大家戴德選其八十五篇彙編成《大戴禮記》,其侄子戴聖選其四十九篇彙編成《小戴禮記》。東漢後期,大戴本流行滯後,小戴本漸漸凸顯,並以《禮記》之名與《周禮》、《儀禮》合稱“三禮”,盛行於世。

《禮記》主要是對禮制、禮意的記載和論述,其中涉及秦漢以前的社會組織、生活習俗、道德規範、文物制度等,反映了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思想。這些都是研究古代史的重要材料。從藝術角度看,《禮記》議論文中的部分章節,雍容大雅,氣勢沛然,結構嚴整;其記敘文則又文筆凝練,言簡意賅,尤其部分敘事小品,生動形象,意味雋永,多優秀之作。

《禮記》於宋代列入“十三經”,為士子

最新小說: 天道遊戲之最強玩家 網遊:我!唯一內測玩家 全民轉職:開局散人,技能超進化 非酋在荒野求生遊戲成為一方大佬 煉器師弱?起手傳說級外骨骼裝甲 修仙遊戲反饋,我打造無敵宗門! NBA:生涯報銷?開局三分必中 王者,我,射手路的大爹 彈丸論破:黑幕遊戲 王者:我,KPL對抗路新神 全民求生:沙漠開局,種出個帝國 全球求生:從惡魔開始百倍暴擊進 系統不讓在蟲族吃軟飯 逗比勇者 王者:開局擊敗銀河戰艦 趣談百家姓 一城煙雨一層紗 主業抓鬼,副業找個霸總談戀愛? 足球,我們的理想 智慧的明燈與心靈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