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快三十歲,就急著要把自己嫁出去,才算安穩?而不管嫁的是什麼人、將要過的是什麼生活?
沒過河,怎麼看得到對岸的風景呢?就算過了河的人告訴你,對岸怎樣,但是她不是你,她怎麼知道對於同樣的風景,你和她的感覺就一定一樣?何況,她過的河,未必是你過的那一條呢。
4最佳時機
4最佳時機
什麼時候做什麼事大約都可以,並無定律;但是時機有好有差,結婚也一樣。
對於女人來說,三十歲前,你挑別人;三十歲後,別人挑你。年齡越大,越難嫁。這跟賣青菜一個道理:剛成熟時摘出來,油光水滑,新鮮脆嫩,碧綠招人,營養充足,這個時候最值錢,價最高,完全可以吊起來賣;過一天,不新鮮了,皺蔫蔫的,無精打采,如脫水一般,就掉價了,時間越長,越難賣,有人買,差不多就脫手了;過幾日,人老菜黃,就無人問津了,送給別人都不要。這個比喻可能促狹了點,但都殊途同歸。
當然,對於那些立志終身不嫁的人來說,另當別論。文青不屬於此列。
文青的感情需要一個歸宿,精神需要一個寄託,身體需要一個港灣。感情確定下來,等於家——這個大後方定下來了。後方安好營、紮好寨,軍心穩定,糧草充足,進可攻、退可守,在前方作戰才能安心專注、打得漂亮——從大四那年找工作開始,尤其是畢業以後獨自出來奮鬥闖蕩的幾年,文青沒有一天不是在打仗——精神高度緊張、焦慮、恐懼、辛苦,顛沛流離、動盪不安。
文青想,把家安頓下來,就可以集中全副精力,投入到事業的奮鬥中去——事業,是文青安身立命的根本。文青從小就是一個事業心極強的人。從小受社會主流儒家文化思想的深刻影響,文青雖然不是完全尊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也很有一番鴻鵠之志。建功立業的渴望和夢想,已經變成她骨子裡的細胞和血液,奔騰不息,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所以,文青要在人生最好的年華、身價最貴的時候把自己賣出去——賣個好價錢。於是,三十歲前結婚,便成為文青的感情目標。 。。
5建立一個家庭是需要勇氣的
5建立一個家庭是需要勇氣的
結婚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新的人生階段的開始。
人總是要進入一個新的角色,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接受新的挑戰,才能有所進步,才能變得成熟、有責任感,才能“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而結婚也像旅行一樣,永遠都無法準備得十全十美的,差不多就可以去做了,再在婚姻生活裡慢慢打磨,在實踐中一點一滴地探索和積累。總得先跳進水裡,不斷撲騰和嗆水,才能學會游泳;而只站在岸上紙上談兵,卻從不下水,是永遠也學不會的。
結婚、建立自己的家庭,是需要勇氣的,而且需要足夠的勇氣。需要對對方的肯定,要承擔風險,承擔責任,需要能力、信心、膽量、決斷、行動力。所以,怪不得有人說,結婚是女人一時衝動、頭腦發熱才做的事呢。如果真要細細斟酌、思前想後、稱斤度兩,那恐怕就結不成、或者無限期延後了。對於即將要面對、和以後要面對的未知,人總是會越想越恐懼,其程度往往會遠遠偏離事實本身的。解決的方法,就是去勇敢地面對它。
而在婚姻這件大事上,文青覺得把握住最重要的幾點就行了——他的人品要好,對文青要好,要有能力,有上進心。其他的,都是次要矛盾,都可以透過時間和努力去解決;而最本質、最根本性的東西,往往是很難改變得了的,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而且,有了過去的一年多來的那些波波折折、碰碰磕磕的磨合,二人對彼此的性格脾氣、行為習慣也有一定的瞭解,日子逐漸過得順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