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難忘的歲月永久的回憶圖片 > 第十一章 奶奶的旱菸袋

第十一章 奶奶的旱菸袋 (第1/1頁)

我感覺奶奶一生沒邁出過皮杖子,也沒到召都巴趕過集。臨走時,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墓碑上只留下皮馬氏。11、從我記事起奶奶就會抽菸。那是一個長煙袋,菸袋鍋是黃銅的,和我們玩的子母筒一個色。菸袋嘴是玻璃的,有人奉承是翠嘴子,奶奶說不是。唯一特色是菸袋杆很長。奶奶點菸時,將巴夠著菸袋鍋,我看著都費氣力。問奶奶為啥不鋸短點,奶奶說菸袋杆長,煙油子就留在菸袋杆裡了。噢!奶奶懂得的真多。

那時候點菸是不用火柴的,當然還沒人發明打火機。夏天用火繩,冬天再加上火盆。火繩是用一種蒿子擰成的大拇哥粗的繩子,曬乾後,像香火一樣點燃不滅。冒出的縷縷青煙別具香味。據說夏天還能驅蚊子。

旱菸是自家種的,可以隨便抽。但火柴就不同了,那是爺爺用寶貴的雞蛋換回來的,絕不可隨便亂劃一根。就算平常兩個灶火做飯,也只能在一個灶火門點燃後,再用引火點燃另一個灶火,絕不能劃第二根火柴,這是奶奶絕不允許的。如果一根火柴點不著,應該是重大事故。

再說,那時候的火柴也不叫火柴,叫“洋火”、“洋取燈”。聽說是洋人帶到中國的,沒聽說過“火柴”這個名字。前面帶“洋”字的還有不少東西。比如洋油(燈油)、洋胰子(香皂)、洋肚子手巾(毛巾)、洋棒子(玻璃瓶子)、洋銑、洋鎬、洋水桶、洋車子(腳踏車)、洋戲匣子等等。那時火柴盒兩側劃火的不是現在光滑的磷面,而是像沙紙一樣的沙面。沒有火柴盒時,也能在石頭、磚頭、甚至木頭上划著。以後,不知從哪年生產出“安全火柴”了。

那時,每次看到奶奶點菸那麼費勁巴力夠不著,我就主動幫著點。開頭,奶奶不同意,怕笨笨磕磕不地道。後來,看我還算專業,有時主動說“給奶奶點菸”,我正好也樂此不疲。我不反感煙味,看奶奶叭噠叭噠抽得很香,也想嚐嚐。奶奶不讓,說把腸子燻黑了。奶奶跟媽媽說:“這孩子咋總想抽菸?”媽媽說:“他吃過煙,吃醉過”。“什麼時候吃過煙?”奶奶有點驚奇。“來八路軍那年,你忘了?”奶奶突然想起來了:“對!對!”原來,有一年八路軍突然來到我們皮杖子,說要打朝陽。他們坐在炕上抽用紙卷的旱菸,菸蒂巴就抿滅在窗臺上。我正好扶窗臺玩,就把菸頭填進嘴裡吃了。等中毒嘔吐,還發現嘴裡有沒嚥下去的菸頭。八路軍一再道歉,這且不提。且說八路軍用紙捲菸,這是重大發現,人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大開眼界。從此,村裡人也學會用紙捲菸了。

後來,我查詢資料,朝陽是1947年10月23日解放,我的生日是1946年10月25日,剛好一週歲。估計那時候的孩子多有營養不良,很可能不會走,只能扶著窗臺挪蹭。吃過紙菸頭是否對旱菸產生了耐受力?也未可知。

奶奶的菸袋還有一個重大用途,那就是能辟邪。奶奶經常用一根細鐵絲摳菸袋杆,鐵絲上掛滿很多菸袋油子,然後,用鐵絲在我們腦瓜門上打出很多十字,說窮神惡鬼最怕這菸袋油子,蒼蠅、蚊子、臭蟲也避而遠之,甚至長蟲也恐避之不及。

奶奶的一生非常平凡,平凡得再沒法平凡,除了有香油煎雞蛋的秘方外,再沒有一件驚天動地、超群出眾、風聲水起的大事,風平浪淨的走完一生。奶奶一生任勞任怨,兢兢業業,沒與任何人鬧過矛盾,哪怕是拌一句嘴。對孫男弟女也從未訓斥過,總是那麼和藹可親,我們都願意圍繞在她身前身後。我記得奶奶一生沒邁出過皮杖子村,也沒到召都巴趕過集。臨走時,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墓碑上只留下皮馬氏。

最新小說: 綜穿之所願皆安 改嫁你愛的小將,我退婚你哭什麼 裝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三國:你管這叫文弱謀士?! 從紈絝到擁兵千萬! 精靈:新生智爺,從神奧出發 重生斯菲亞:能群毆何必單挑 暴打忍者,你管這玩意叫黃皮耗子 女王陛下,其實我是北境霸主 四合院:距離槍斃還有三天 當雲天明穿成林如海 立淵傳 斬赤紅之瞳:我有寫輪眼 四合院:我在夢裡為所欲為 騎砍:從破落農莊開始 大唐:開局被當成妖怪怎麼辦? 鬼滅之刃之雪之呼吸 幽默風趣解讀黃帝內經 火影:團藏之孫五歲手搓水龍彈 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