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末期,經常在各村門口或路邊的樹上貼有這樣的告示:
天荒荒,地荒荒,
我家有個夜哭郎,
行路君子念三遍,
一覺睡到大天亮。
雖然都沒有落款,但離誰家最近,大概就是誰家張貼出來的,這家肯定有一個成宿達旦不愛睡覺,容易啼哭的幼兒。我們感覺這詩編得很好,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就當打油詩背下來了。
當時誰都不知道孩子為啥半夜啼哭。西醫沒有,中醫大夫不清楚,老百姓就自己想出了這麼一個秘方。當然,肯定是不管事,別說念3遍,就是念8遍也不頂用。我們小學生算不算君子?當順口溜不知念道過多少遍,不但念,而且背得滾瓜爛熟。要是管事的話,應該感謝我們。
多少年後才真正搞清楚,小孩夜哭症的病因就是缺鈣。非常簡單,補充上鈣,馬上不哭。可是,當時沒人懂得這方面極為常見的醫學常識,包括豬翻圈、小雞撿石子吃,都是因為缺鈣。缺鈣的孩子還表現頭髮稀疏發黃、囟門不閉合、營養不良,睡覺一驚一乍,枕後無發,多汗等一系列症狀,重者雞胸、羅圈腿、個小、發育不良等。
當時為什麼有那麼多夜哭郞?為啥有那麼多孩子缺鈣?其根本原因就是農村生活普遍困難所造成的。孕婦本身就營養不良,胎兒階段就缺鈣。生孩子後又奶水不足,不能充分補充營養。那時候婦女生孩子在月子裡,小米水飯雞蛋芝麻鹽算是最高營養品,沒聽說也沒看見誰家有買魚、買肉吃的。況且,雞蛋也不是隨便吃。我聽到過婦女在一塊嘮嗑:“你做月子吃多少雞蛋?”最終結果,一個月子吃60個雞蛋是最多的,一般就是20至40個。有很多生孩子頭十天八天有雞蛋吃,以後就沒有了。正因為如此,好多產婦缺奶,甚至無奶,孩子餓得嗷嗷叫。怎麼辦?喝牛奶、奶粉吧,那您就太異想天開了。當時,誰知道牛奶、奶粉是啥玩意,聽都沒聽說過。唯一最好的辦法就是上碾子壓小米子面,打成漿糊喂孩子,沒有小米麵的就用苞米麵代替。您能想像得出當時的嬰幼兒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營養狀態嗎?在這種情況下,要是不缺鈣倒成了怪事了。
那個年代的孩子10個有8個腿都不直溜。據我觀察,不是調查,現在中學生的身高比我們那時平均高出10厘米。缺鈣對我們那代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幾乎沒有世外桃園,缺鈣是那個年代的通病。
那時候,不光人缺鈣,豬、雞也缺鈣,好像是人畜共患疾病。豬缺鈣的症狀是可勁的翻圈,雞缺鈣是下軟皮蛋。現在的豬雞飼料中鈣是主要新增劑,幾乎杜絕了缺鈣現象。
由於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嬰兒幼兒缺鈣現象現象也比較罕見。孕婦缺奶起碼有奶粉或各種營養奶粉代替,其中均含有大量的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