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人死後土葬又復活的案例並不罕見,考古挖掘經常見到,可能古時候醫療條件較差,這種現象更多。
人死後在棺槨裡都是仰臥平躺,四肢併攏,但在挖掘時經常發現俯臥、側臥,坐位、肢體移動的屍骨,證明是復活過,因為屍體是不會移動變形的。有的屍骨上下頜骨張開,說明是缺氧窒息而死。
我說的死後復活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初的朝陽縣東大道公社車杖子大隊(現在叫村)的真實故事。當然,也不能算故事,故事有真有假,而這是真人真事。當時,我在木頭城子醫院,木頭城子公社與東大道公社雖然是兩個公社,卻是毗鄰,只隔一條大淩河,木頭城子在河南岸,車杖子大隊在河北岸,直線距離不足2裡地,過河就是木頭城子(鎮政府所在地),但離東大道公社(鄉)20多里地。
某一日,車杖子大隊第二生產小隊50多歲的飼養員李某患病去世,當天就裝入棺槨入殮埋葬了。那個年代的婚喪嫁娶都非常簡單,沒有大操大辦的習慣。朝陽有埋葬後三天“圓墳”的風俗,所謂圓墳就是向墳上填墳土,這次填墳土後,三年之內再不允許動土了。
三個兒子等人一早去圓墳時,朦朧聽見墳地中有喊叫的聲音,另外夾雜著敲擊木頭的聲音,有點悶聲悶氣,開始不知道聲音來自何方,若即若離,彷彿由遠及近,就在腳下,又彷彿聲音遙遠朦朧。大兒子命令式的吩咐大家先不要挖土填土了,一切停止,保持肅靜!大家屏住呼吸靜聽,一致認為聲音好像從墳內傳出來的。三個兒子立即趴在墳上,都把耳朵貼在墳土上仔細聆聽,片刻,又幾乎同時猛地站起來,異口同聲:“聲音就是從墳裡傳出來的!”
在場的眾人都大驚失色,驚歎不已,有人小聲低估:“可能是詐屍了。”有人說:“也許是活了,死而復活……”議論紛紛,其說不一。膽兒小的說:“趕緊快跑吧!鬧鬼了,不得了了!”
三個兒子緊急磋商,一致同意扒墳。剛才還填墳,現在又七手八腳的奮力扒墳,片刻之間露出了棺槨,裡面傳出來更加清晰的聲音,大家的扒墳聲可能也傳到了棺槨內,裡面的喊聲和敲打聲更加激烈了。
一個兒子飛速跑回家拿來起棺財蓋兒的工具,三下五除二就把棺蓋開啟了。人!果然活了。回家套車的兒子也趕了回來,大家趕忙把老人抬到驢車上直接拉到東大道202醫療隊,也叫202醫院。
這個醫院是當時朝陽市級醫院支援農村而成立的,技術,裝置比農村醫院高。外科有個朝陽出名的醫生叫郭常順,外號“郭一刀”,手術一流,非常有名氣,也派到醫療隊,我們都比較熟。三個兒子直接找到郭大夫,經檢查,診斷為小腸疝氣,嵌頓疝休克,家屬誤認為是死亡。住院手術後痊癒。出院又當飼養員,最終又活了10年,在當地傳為佳話。隨後,郭一刀更是名聲大震!
現在實行火化就沒有這種情況了。過去,人死後有放三天的習慣,三天後再出殯,在這三天內僱喇叭匠子吹奏哀樂,家人守靈。很多人認為這是講排場,或者說是“活著不孝,死了亂叫。”可能古人的心智不在於此,大有預防悲劇發生的作用。由於醫療水平醫療知識問題,常把休克假死當做死亡而埋葬。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放三天的習慣有一定價值。
如果李飼養員當時能放三天,就不會發生這種悲劇。好歹圓墳時被發現了,也算是不幸中之萬幸。說老李是第幾天醒過來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因為裡面是漆黑的世界,摸摸四周知道自己是死過的人了,被裝在棺材埋葬了,因為怎麼喊敲,無人理睬,萬分恐懼,這種心情常人是無法理解的。當然,他也不知道白天黑夜,沒有了時間觀念。三天圓墳聽到動靜,才又敲喊。如果疲倦不堪睡著,悲劇也無法挽回了。
古人留下的三天圓墳也是一種大智慧,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