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力。
天水關破、天水城陷,林召彥需要說明下一步的計劃,徵得同意。
否則,林召彥會成為“第二任”福皇!
“天水王,雍國公出關,如何應付?”一耆老不裝了,直言不諱。
沉吟片刻,林召彥反覆權衡,終是一聲長嘆,徐徐道:
“牧羊勢大,卻不足懼,遼闊、空曠的北地足令其自生自滅!”
肯定不滿意,牧羊兵精糧足,再空曠的野域也困不死小混蛋。
林召彥見糊弄不住老貨,不得不繼續抖“乾貨”:
“天水到咸陽近六千里,百萬大軍的輜重、糧草供應是大問題,後勤補給線十分漫長,任何一處都不能出紕漏,不可長此以往。”
片刻靜默,耆老們迅速交換眼色,十三鎮大軍、四百萬籍兵蝟集咸陽,是誰都知道的事實,林召彥哪有奇兵劫糧草、斷糧道?
憤怒、不滿繼續淤積,林召彥見勢不妙,不得不透露真相。
“九府、十八郡、一百五十座縣城的兵丁,就是奇兵!”
原來如此!
但是,林召彥的說辭並未打消耆老們的疑慮,反而更心虛。
徵調一半的兵丁,又抽走精壯,再掠走八成的府庫,沒怨言?
林召彥笑了,擺手道:
“天水、雍城有如敵國,即使瘟官們想降,徒送人頭罷!”
天水林氏敵視牧氏,主流意識、輿論將牧氏當作敵人,深入骨髓。
基於此,林召彥才敢窮兵黷武,敢竭澤而漁,不怕逼反了北六省。
心思漸漸活緒,耆老們臆想餓著肚子、走投無路的北地漢子們,蜂擁而至,個個盯上雍城大軍的長長補給線,像蝗蟲一樣不可防範。
放下心結,大殿裡,漸漸有了笑聲。
福皇冷眼旁觀,心裡有如明鏡,事情,怕不是那麼簡單。
“大人們聽我肺腑之言:想必誰都知著天水關陷落,為穩妥計,何不挑一兩府尹核實一番,畢竟事關成敗,證實後才能正確決斷!”
雖廢人,雖傀儡,然福皇之言無懈可擊。
掌實權的人,不一定是面上的人,耆老們狠惡地盯住林召彥。
“喲,玉狼大人想起老朽了?”升起不妙的感覺,傅衍降了?
“小混蛋沒殺你?”林召彥套話,洗馬府失陷是大機率事件。
“我是漢人,又沒喪盡天良,公爺殺我做什麼?”語氣很衝。
又聯絡八位府尹,一個比一個更衝,爭罵林召彥是漢奸。
耆老們的心冰涼,事件反轉,對戰局的影響,彌足深遠。
北六省成為牧羊的大後方,則六千里躍進不是難事。
“事急矣!快速速派兵沿途狙截!”一耆老跳起來,大聲疾呼。
心領神會,貎似散夥的時候到了,甭再沾林召彥的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