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造就了千百年不衰的洛陽。
哪怕時過境遷,哪怕物是人非,洛水依然靜靜流淌。
洛水是永恆的,而洛神不一定,洛神信仰嘎然而止。
神人道的歷史,可追溯到上古的洪荒時代。
縱橫天下的巨獸,馳騁天空的洪荒怪鳥,將孱弱的人族逼上樹冠,成了最早的有巢氏,繼而又被逼進狗洞,是山頂洞人的先祖。
孤立無助的人族,寄望於虛無縹緲的大自然,晨昏叩拜、時時祈禱,天上的天道、地下的冥皇,山川河流、魚蟲鳥獸,還有死了無數年的先輩,都成了寄託的物件,甚至,僅僅是一截老朽的樹樁。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不一定!
而同一崇拜凝聚了家庭、氏族的向心力,繼而所向披靡的事?
卻比比皆是!
專司祭祀的巫誕生,搗鼓出了神人線索,又有無所不能的神誕生!
巫,未跟上歷史的步伐漸漸衰落,被神人道、仙道取代。
源陸的仙道興盛,陸續有百十仙家道門崛起,其勢煊煊。
而神人道日落西山,較出名的,是漠北胡人的天狼大神,其道場寥寥,狼僕心有別念,整日裡不幹正經事,北人不知大神久矣。
像是月老廟、紅娘廟、送子廟,雖是香火不絕,卻難成大器。
而洛神廟更是不堪,自囿於洛陽,未出現過風雲人物,本應泯滅!
千百年的洛神廟,其高層,不是神使、不是神棍,而是社頭。
社頭,泛指民間公益活動的召集人、承辦人,多來自有名望的仕紳、名流、或行業老大,多從事修建廟宇及鋪路、建橋。
資本金,由加入的社頭認繳,或招募、捐獻。
公益事業有盈虧,按季、半年盤點,剔除成本、義工福利,虧則認栽追補,盈則按約定比例分成,像洛陽廟的經營,利潤十分可觀。
洛陽城遍佈百十座洛神廟,分屬不同的社頭組織,結構鬆散。
洛神廟的社頭,止關心廟裡的收益,不會插手廟裡的事。
真正管理洛神廟的人,是百十廟祝,由他們選出十大廟祝統籌洛神廟的事,譬如,招收神女、神子,制定規矩、標準、禮儀。
靠近河口的兩座洛神廟,是最窮的兩座廟,不知餓跑了多少社頭,直到,倆廟祝一氣之下,不再“招睞”社頭,自己兼了廟蕫、管事。
牧羊盤下兩座廟,倆廟祝各得兩萬兩金珠,小安安、小思思各得一萬,而四十少男、少女均分四萬,都得了小富貴,真真皆大歡喜。
小安安的恩師,是年老的廟婆,小思思的老師是掉了牙的廟公,他們是倆廟的廟祝,是資深的神徒,懂得感恩,不會一走了之。
延聘了最好的施工隊伍,又與材料販子爭得面紅耳赤,十分盡心。
一片片建築群拔地而起,綿延二十里的河岸熱火朝天,從未歇過。
真真是浩大工程,僅僅是二十里河岸的地基,整整抬高了一丈。
望著鞍前馬後忙不停的老人,艾思頗覺過意不去,遂讓廚子安排了“家宴”,款待勞苦功高的老人家,一干少男、少女作陪。
是作陪!
少年都成了水神的弟子,是《水神宮》主人。
而廟祝,昔日的恩師,則成了《水神宮》的客人。
聽著號子聲,又望著漸具規模的宏大工程,牧羊十分滿意。
廟婆瞟了瞟一處賬蓬,心裡直犯嘀咕,一時失神。
有一天,傻丫頭朱菲駕了一大車,神忒忒地找到牧羊做成一筆交易,是一丈高的白玉毛胚,是建造石像的最佳石材,開價一百萬!
牧羊暗喜,此石晶瑩剔透,用來雕刻水神分身,最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