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潛回廊橋,混跡普羅大眾堆裡,租賃一處獨院,靜靜地觀察。
燕雲十八州是平原,從三樓眺望,偌大的倉廩區域,盡收眼底。
牧羊攜帶的斥候螺,將有用的重要訊息,及時傳回聯盟內堂。
林氏是行武世家,保家衛國、抵禦外侮,是至死不渝的執念。
北狄、犬狨、西羌是中原王朝的宿敵,也是直接威脅,林氏的情報收集高效而詳盡;高麗棒子則是潛在的敵族,不足令林氏重視。
更何況,遼東衛擁三鎮軍馬,就是為了防禦高麗棒子。
高麗國、《冬青門》滲透燕雲十八州,引起林肇渚高度警覺。
林島內堂暗組連軸轉,將塵封已久的案卷解封、整理。
內報傳來,牧羊一夜未閤眼,陷入沉思。
其一,高麗國的皇族姓王,是中原遷去的漢人,傍長白山立國;
其二,《冬青門》源起長白山,飛昇過大仙,實力不可小覷;
其三,薊州之東有雄關,名山海關,是源陸有名的關隘。
意猶未盡的潛臺詞,牧羊身手了得,又有閒,何不出關一探?
然而,高麗國與中原王朝纏鬥千百年,又有飛昇過大仙的《冬青門》,其中的兇險一言難盡,素夫人、慕容姑娘不願牧羊涉險,而林肇渚不忍牧羊深入敵窟,但崔不破自謂釜山親王,高麗又是帝國?
足令三姓高層寢食難安!
還好,牧羊“主動”請纓,化解了一干老貨的尷尬。
蟄伏了五天,牧羊、艾思總結出了規律,廊橋倉廩出貨的去向。
約二成,是送去薊州的糧站,是保證全城胡人、漢奴生存的吊命糧食,燕雲十八州實行配給制,按族群、職業分配定額的糧食;
約三成,是出石板官道,保證陌路的建造;
而近半的糧食、布匹,是走了東方的泥石路,大概是山海關吧!
山海關是很特別的關隘,稱之為關上雄城更恰當。
東出薊州八十里,是綿延不絕的崇山峻嶺,將燕雲、遼東分隔。
一條五里寬、五十里長的峽谷,將燕雲、遼東邊成一片。
除了高麗國,遼東的野人部落不時躥擾薊州,進而威脅燕雲腹地,某代上柱國,林氏的祖先力排眾議,耗費無數的人力、錢糧,建造了山海關,刨平兩座山頭,又建了厚五十丈的城牆,門洞徑才一丈。
大自然眷顧燕雲,兩座山都有甘冽的清泉湧出。
營寨、柵欄都建在山上,整編一鎮、十萬大軍。
山海關距薊州才八十里,兵員輪替、補充,軍資供應不虞匱乏。
實言之,鎮守山海關的大軍,不會超過十萬。
而廊橋倉廩運往山海關的物資,竟是薊州、陌路的總和。
除非,後燕欲以山海關為依託,將觸角延伸到遼闊的遼東。
完顏氏想攻打高麗?
牧羊被自己的奇思妙想逗笑了,《冬青門》已插手燕雲內務!
唯一的可能,完顏氏正為高麗大軍西征,作準備!
騎上灰馬,牧羊、艾思繞過棒子石雕,遙遙綴上東去的車隊。
是運糧的車隊,還有大量的成衣,棉衣居多。
迤迤邐邐,拖拖拉拉,拖車的馬是駑馬,速度快不起來。
八十里的距程,足足走了四個時辰,天已擦黑。
牧羊眺望朦朧山脈,一時恍惚,繼而錯愕。
關呢?山海關呢?關上的雄城呢?
百餘輛大車,像是穿過透明的幻幕,橫穿山海“關”而去。
艾思搖頭,修建山海關耗費不菲,而拆掉山海關,同樣耗力。
無論關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