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無窮,一根鞭子舞得出神入化,顯是下了狠功夫,更是個中高手,鞭是奇門兵器,極為難練。
特別的聲音,止證明一件事,漢子不是漢子,是內監。
大內高手!
是煜氏訓練的頂階武者,忠誠度極高的死士。
王宮方向有了動靜,一身素服的國主緩步,身後帶了宮女、儀仗隨行,兩隊金甲武士迅速佈下警戒,警惕地瞟向白玉廣場。
艾思扭頭,錯愕地盯住如畫的女子,畫夫人位列自己身後。
觀禮的官員、或代表靜立,目不斜視地盯住前方天地祭壇。
奇觀,令人歎為觀止的官場奇觀,艾思侷促不安。
南國平安日久,僅存的公爺,是雍國公牧羊,爵位最尊。
身著七品官服的艾思,代表了雍國公,自然是官場第一人。
次後,是靖難侯林肇渚,其代表是畫夫人。
再次,是子爵衛城,汴梁留守使衛城,也派了代表觀禮。
然後,才是蔡相、及副相、部堂的中丞大人,行省、郡的代表。
令人玩味的是,除了行省、郡的文官,總兵上的武職一個沒來。
路再長,總有終點,國主走再慢,也要登上天地祭壇。
三鞠躬,國主虔誠地跪拜,拜天、拜地、拜祖先,起身靜立。
內監捧著金冊,目不轉睛盯住上面的篆字,生怕唸錯了。
祭天的文字,規矩森嚴,丁點兒不能錯。
古時君主祭天,寫的是上古的蝌蚪文字,需要事先背下來。
篆字也是古文,卻比蝌蚪文簡便許多,官印、及公文排頭常用之。
“天降祥瑞,佑我煜氏,代天牧狩,當出天子!國主煜米,自幼聰穎,勤奮好學,天下太平,四海來朝,戡內亂、擊漠北,功高環宇...”
一篇拍馬屁的錦繡文章,足足唸了一個時辰,內監大汗淋漓。
儀仗吹吹打打,將昏昏欲睡的艾思拉回來,又打起精氣神聆聽。
一篇篇勸進書,由諸世家、文臣武將輪番上臺宣講。
國主謙遜,一辭、二辭、三辭,足足推了三百回。
眾臣工匍匐泣勸,聲嘶力竭,竟有體弱文生昏闕過去,被匆匆拖走,國主再不忍辭,為天下蒼生計,勉強接受了勸進,欲登天子位。
國號新,更始帝,更始元年,新朝開啟了新的紀元。
內監養足了精氣神,又捧詔書宣讀:
“奉天承運,更始帝詔日:
敕封皇兄煜燦為齊王,鎮守魯省、蘇省;
敕封皇兄煜墨為吳王,鎮守康都,監晥省;
敕封皇弟煜林為越王,鎮守浙、贛;
敕封皇侄煜如為楚王,鎮兩湖、監雲貴;...”
事不關已,高高掛起,艾思靜靜地瞧戲。
國主,錯了,是更始帝,喜弄事,常有奇思妙想,弄不好會出事。
江南五省的稅課佔了南國的六成,且仕紳世家圈了大片的良土,更始帝分封三位王爺坐鎮?本無可厚非,意欲保住國之根本。
而林氏深耕康都千百年,影響及於江南、南國,豈容鼠輩挑釁!
意氣風發,八位新晉的王爺一步登天,從凡民蛻變成人上人。
艾思詫異,八位王爺的品階,竟比雍國公更尊崇,位列最前方。
莫驚訝,內監又宣佈了新的敕封,又有百餘郡王誕生,他們分鎮省城、重要的城池,同樣,要比雍國公的品階高一籌。
蔡相與眾不同,是首相,位列三公,與樞密相、大將軍同為國公銜,是一等公,而一干副相、大學士,則是二等國公!
禮部的執事非常禮貎地將艾思推向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