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公元192年。
鮑信戰死,王朗向曹操推薦一位斬殺黃巾軍數千人的大將之才——于禁。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
曹操讓于禁統兵到徐州,攻打廣威。在攻克廣威之後,于禁被拜為陷陳都尉。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到興平二年公元195年。
于禁隨同曹操到濮陽討伐呂布,于禁別率兵在城南攻破了呂布兩座營寨,又率兵在須昌打敗了高雅。又隨從曹操攻打壽張、定陶、離狐,在雍丘包圍了張超,佔領了四座城池。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于禁隨曹操討伐黃巾軍劉闢、黃邵等部,屯紮在版梁。黃邵等乘夜襲擊曹操營寨,于禁領部下迎擊,打敗了黃巾軍,斬殺黃邵等,迫使黃巾軍全部投降。
同年,從圍袁術部將橋蕤、張勳等於若縣,斬其四將。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
于禁隨曹操至宛城,張繡投降。旋即張繡復叛,曹操的陣營被張繡軍隊忽然襲擊,典韋戰死,眾將應付來不及,便各自退兵,非常混亂。唯獨于禁約束部下,且戰且退。
曹操誇耀,“當時敵人來攻,相當混亂,于禁能在混亂中整頓軍隊,追討搶掠的惡行,安營築寨地堅守,真是好將領的榜樣。”於是錄于禁前後功,封為益壽亭侯。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正月,曹操當初與袁紹作戰時,袁紹兵盛,于禁願意擔任先登。曹操稱讚于禁,於是遣步卒二千人由於禁統領,守延津以拒袁紹,曹操引軍還官渡。
官渡之戰後,于禁遷偏將軍。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
于禁軍法嚴明,嚴格守法,揮淚斬舊友昌豨,于禁因此拜為虎威將軍。
此時,于禁與張遼、樂進、張合、徐晃俱為名將,曹操每次征伐,不是用為行軍前鋒,就是用為後拒。
而於禁持軍嚴整,繳獲來的財物從來不會私藏,因此曹操對於禁的賞賜非常重。然而,他常常以嚴厲的軍法來統御將士。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
十一月,曹操平定了張魯。雖然,朱靈在曹操征討張魯的過程中立下了戰功,但是,曹操常常惱恨朱靈,想要奪取他的兵權,因為于禁有威嚴,便遣于禁引數十騎,帶著曹操的命令,前往朱靈營讓讓朱靈交出了兵權。
朱靈及其部眾無人敢動。曹操就讓朱靈為于禁部下,眾皆震服,其見憚如此。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
曹操被冊封為魏王,對部下的任免更加隆重。
同年八月,曹操以鍾繇為相國,始置奉常宗正官。于禁也在後來遷為左將軍,假節鉞。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關羽圍攻呂常於襄陽、圍攻曹仁於樊城。
曹仁命令龐德屯駐樊北,又向曹操請求援軍。
曹操準備讓曹植帶兵解救曹仁。但在命令到達曹植那裡時,曹植卻喝得酩酊大醉而不能受命。
於是,曹操反悔,不再以曹植督領援軍,轉令于禁千里馳援。
出發前夜,曹操,曹植,于禁三人立於夜帳之內,徹夜闊談。
曹植曾笑著說道,“如若於將軍不小心立於危險之中,大可棄車保帥,假意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父王手中如此忠將,可不多了!”
“是啊,文則,你跟隨吾已有二十多年了吧,與你同時期的許褚典韋,早早戰死,典韋之死至今是我心頭之痛,可恨那天災人禍,那種力量無人可擋。”
于禁漠然,典韋慘死當夜,他也在場,說不心痛是假的,征戰多年,戰友死傷無數,剩下的老友就這麼幾個,無論是誰走,他都很難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