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而於禁,成了那個背景板,襯托關羽威武的背景板,也是襯托龐德忠義的背景板。
他大可秘密斬殺龐德,不讓他投降如此也可保住他的家人,還可以保住于禁為數不多的氣節。
如若只是投降,人們不會說什麼。
如若有人死戰不退,有人率軍投降,那活下來的人,便會被千夫所指。
精通人性的于禁又怎會不知這一點,可於禁也明白,作為將士,龐德需要有尊嚴地死在戰場之上,他需要這忠臣的名號為子孫後代鋪路,需要留下一個寧死不屈的好名聲。
于禁不該剝奪他會擁有的這一切。
同日,龐德奪了戰船,搶了把刀,直奔關羽而去,妄圖取他首級。
關羽睥睨著他,青龍偃月刀一舞,龐德首級落下。
那時的龐德,不甘地瞪大著雙眼,那雙眼似乎穿越了時空,穿越了一切。
他似乎看到了45年後,公元263年,龐會攻入成都,朝天大喊,“父親!我為你復仇了!”
龐德安詳地閉上了眼。
訊息傳回許昌,曹操早已明白了一切,他理解于禁,但君王需要歌頌的,是忠臣。
自古以來,君王為了霸業,總是身不由己。
曹操站在軍帳之上,舉著酒有些悲慼地說,“于禁與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
,!
說著,不自知地留下了淚,無人得知他這淚,為誰而流。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
于禁輾轉反側,重新回到魏國。
曹操已在一年前身死,曹植不知所蹤。
曹丕即位,給了他這位老將極大的權利,官復原職,成為安遠將軍。
可在於禁出發前,曹丕下令讓于禁去曹操墓前面見先王。
那年大雪飄零,于禁一個人晃晃悠悠地來到曹操墓前,就像他那飄零的一生一般。
來到先主墓前,于禁有太多,太多話想說了,可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曹丕命人帶來了龐德死戰不屈,被關羽斬殺時的復原圖畫,羞辱於他。
又讓人送來一把匕首,那是曹操曾贈予于禁的名刀。
于禁淚眼婆澤,怎能不明白眼前的這一切。
那年大雪紛飛,在無人知曉的角落裡,于禁躺在雪地之中,鮮血染紅了白雪,極其刺眼。
曹丕姍姍來遲,揮揮手帶走了一切,不留下一片雲彩。
後續史官記載,于禁病溢。
陳壽《三國志》: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禁持軍嚴整,得賊財物,無所私入,由是賞賜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眾心。
范曄《後漢書》:二十四年八月,漢水溢流,害民人。
王沈《魏書》:樊城之敗,水災暴至,非戰之咎。
曹操:淯水之難,吾其急也,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徵,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
虞翻:禁敗數萬眾,身為降虜,又不能死。北習軍政,得禁必不如所規。還之雖無所損,猶為放盜,不如斬以令三軍,示為人臣有二心者。
司馬懿:禁等為水所沒,非戰守之所失。
司馬孚:自孫策至權,奕世相繼,惟強與弱,不在一禁。
蔣濟:于禁等為水所沒,非戰攻之失。
裴松之:圍而後降,法雖不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