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的疾風,強壯而敏捷,願獻於大唐,以表誠意。”
李世民微笑著回應:“使者遠來辛苦。吐蕃贊普美意,朕已知曉。此乃關乎兩國之大事,朕需與群臣商議後再做定奪。”
待吐蕃使者退下後,朝堂之上議論紛紛。眾大臣各抒己見,有的支援聯姻,認為可保邊境太平;有的則表示擔憂,害怕吐蕃日後生變。
八月壬寅(二十一日),長安的天氣稍有了些許涼意,微風輕輕拂過皇宮的樹梢,樹葉沙沙作響,似在訴說著即將到來的變化。李世民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派遣使者前往吐蕃回覆其聯姻請求,並進一步商討具體事宜。
被選中的使者名叫王玄策,他為人機智勇敢,且擅長外交辭令。在出發前,李世民親自召見他。
李世民嚴肅地說道:“王玄策,此次出使吐蕃,責任重大。你需向吐蕃贊普表明朕之誠意,同時也要謹慎觀察吐蕃國內的情況,確保聯姻之事對我大唐有利無弊。若遇任何變故,當隨機應變,不可辱沒我大唐國威。你此去,就如同單槍匹馬闖敵營,需有十足的勇氣與智慧。”
,!
王玄策恭敬地領命:“陛下放心,臣定當全力以赴,不辜負陛下的信任。臣此去,定會像那穿梭於風雨中的海燕,不懼艱險,為大唐與吐蕃的友好往來架起堅實的橋樑。臣會把吐蕃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就像熟知自己的手掌紋路一般。”
王玄策帶著使命踏上了前往吐蕃的路途。一路西行,穿越山川河流,歷經艱辛。當他抵達吐蕃時,只見吐蕃大地廣袤無垠,草原上牛羊成群,牧民們騎著駿馬馳騁其間。遠處的雪山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聖潔的光芒,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那草原上的帳篷如同一朵朵巨大的蘑菇,錯落有致地分佈著。
王玄策被引入吐蕃王宮,見到了棄宗弄贊。棄宗弄贊身材魁梧,眼神中透著一股豪邁與威嚴。
王玄策行禮後,說道:“吐蕃贊普陛下,我大唐天子對貴國求親之事極為重視。陛下特遣我前來,與贊普進一步商討聯姻之細節。我大唐願與吐蕃結永世之好,共同譜寫兩國友好的華章。我大唐的公主知書達理,溫柔嫻靜,若能與贊普聯姻,必能促進兩國情誼。”
棄宗弄贊大喜:“大唐使者前來,實乃我吐蕃之榮幸。我吐蕃上下皆盼與大唐聯姻,若能成功,我吐蕃定當與大唐攜手共進,共享太平盛世。我吐蕃有勇猛的勇士,可在日後與大唐共同守衛邊疆。”
在商討過程中,王玄策詳細地介紹了唐朝公主的情況以及唐朝對於聯姻後的一些設想,包括文化交流、貿易合作等方面。棄宗弄贊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表示贊同。
“大唐文化源遠流長,若能傳入我吐蕃,必能讓我吐蕃子民受益良多。我吐蕃也有獨特的技藝與物產,願與大唐互通有無。我吐蕃的藏毯精美絕倫,可在大唐定會備受喜愛。”棄宗弄贊豪爽地說道。
王玄策心中暗自欣慰,看來此次出使進展頗為順利。他又說道:“贊普陛下,聯姻之後,兩國可互派學子交流學習,增進彼此的瞭解與信任。同時,在邊境貿易上,可設立集市,讓雙方百姓自由交易。這樣一來,兩國百姓的生活都會更加富足。”
棄宗弄贊笑道:“此議甚好。我吐蕃定當全力配合。”
在吐蕃期間,王玄策還深入民間,瞭解吐蕃的風土人情。他發現吐蕃百姓雖然生活方式較為粗獷,但卻熱情好客,對大唐也充滿了好奇與嚮往。他走進一個吐蕃牧民的帳篷,牧民熱情地招待他,給他獻上香濃的奶茶與美味的犛牛肉乾。
而在長安,李承乾、李泰、李治也在密切關注著王玄策出使的訊息。李承乾心中仍有些許不安,他對身邊的侍從說道:“這聯姻之事,變數頗多。但願王玄策能順利歸來,莫要給大唐帶來麻煩。這事兒就像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