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殺了他比較好,所以李泰陷入了沉默和糾結,一方面是學術理念。一方面是自我意識,這個東西,該如何選擇?
蘇寧看著李泰的表現,知道了李泰在想這些什麼,於是笑道:“你是不是在想著,一方面你確實不願意浪費那麼多時間去做一件很累人的事情,但是一方面你又不希望以奇技淫巧之術壞了你的理念,是不是這樣?”
李泰面色變換數次,點了頭:“正是如此,師尊。這樣。我該如何做?”
蘇寧嘆了口氣說道:“你一直以來只聽著儒家學說宣揚任何工巧之術都是奇技淫巧,任何有助於節省力氣的事物都是導致懶惰的源泉,儒家學說厭惡這些工巧之物也就是因為害怕這些東西會讓人民變得懶惰,出發用意是好的。但是時至今日。這個說法確實已經不合時宜了。他們已經過時了!俗話說與時俱進,才能符合現實今日的發展,如今我們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大唐人口稀少,土地眾多,若是不使用效率高的新式農具,很顯然是不和時宜的,那會把百姓累死在田地裡面,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但是有了農具,這一切就不一樣了,最早的時候,我們的先祖耕種田地都是以刀耕火種之法,效率低下,出產甚少,所以才有了最後農具的誕生,農具最初是要用來幹什麼而被創造出來?就是為了節省力氣,提高效率。
這樣的道理放在農事上就可以被接受,那麼為什麼放在其他的地方就不能被接受?這豈非是荒天下之大謬?這就好比齊宣王不忍心看到牛被殺所以要換一隻羊去替代牛被殺是一樣的道理,同樣的道理放在不同的事情裡面為什麼就不能被接受呢?奇技淫巧之術,說來說去,就是節省力氣,提高效率,讓百姓生活的更加幸福,既然如此,何樂而不為?讓那些腐儒見鬼去吧!青雀,你以為呢?”
李泰目光呆滯,顯然對於蘇寧這種大不敬的發言相當震驚,而後陷入了沉思,他的內心經歷著劇烈的思想搏鬥,蘇寧只是坐著,喝水,然後等著看他會做出何種抉擇,其實蘇寧也發現了,作為一個王爵,李二陛下的兒子,很多事情李泰真的不能去做,或者他沒有必要做,選來選去,最適合李泰的還是搞科學技術發明等等,這樣的話,他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流芳千古也說不定。
但是到底要不要做,全在李泰自己的一念之間,他願意,自己盡力去教,他不願意,自己也沒有辦法,就算他願意,也要看他是否能夠從中得到快樂,只有能夠從中得到快樂,他才能夠獲得成就,獲得偉大的成就,僅此而已。
李泰終究是讓蘇寧鬆了一口氣,他答應了學習墨家之學,當然僅僅是墨家的機關術,不過前提是,他要看一看這些所謂的機關術到底能不能讓他覺得快樂,這一點和蘇寧不謀而合,蘇寧也覺得如果學得不快樂,大可以不學,他是王爺,一輩子不愁吃不愁穿,只要他不造反就可以。
墨家機關術,其實蘇寧自己也是一知半解,但是那些精巧的玩意兒還屬於木工鐵匠一類的,堂堂王爺和侯爺去做木匠鐵匠?說出去豈不是笑話?所以蘇寧打算從物理和化學的層面去改造李泰,讓他成為一個理科怪,成為一個科學狂人,這樣是最好不過的了,反正墨家還有組織殘存於世,如果可以找到他們,還用擔心沒有墨家機關術?
先拿物理化學忽悠李泰,反正墨子的著作裡面也有物理的知識,相當牛逼,牛逼到讓人不得不懷疑墨子是否也是一個穿越者,不過很可惜,墨子之後這些學識就沒人在意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