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號戰列艦被擊沉,認為如果在廣闊的海洋上,這兩艘戰艦肯定不會被擊沉,但是不久之後,〖日〗本政府就批准了“蒼龍”級航母的建造專案,〖日〗本海軍開始建造第一種艦隊航母。隨後,〖日〗本海軍又設計建造了“瑞鶴”級等多種艦隊航母。
顯然,就算〖日〗本海軍依然不重視航母,也知道沒有航母打不贏下一場海戰。
當然,在戰術上,奇襲神戶港給航母找到了一個全新的用途,並且證明了艦載攻擊機攜帶魚雷具有足夠的攻擊能力。
此後,類似的場暴上演了好幾次。
只是,最受影響的,還是這場正在進行的戰爭。
雖然〖日〗本當局並沒承認失去了打贏朝鮮半島戰爭的全部本錢,但是在四月四日,〖日〗本受次透過美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向〖中〗國發出了停戰訊號,提出中日雙方立即沿現在的軍事分界線停火。
這一天,馮承乾已經回到北京。
“你覺得,現在停火合適嗎?”吳鐵生說這句話的時候,在觀察馮承乾的神sè變化。
“關鍵是,〖日〗本有沒有誠意。”馮承乾笑了笑,說道“老吳,你用不著擔心我,沒打出個結果來,我不會讓你停戰。”
“我不是這個意思,其實我的想法與你差不多。”
“是嗎?”
“雖然〖日〗本主動提出停火,但是沒有半點誠意。”吳鐵生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現在我們掌握著主動權,而〖日〗本已經喪失制海權,不但無法向朝鮮增兵,甚至難以為朝鮮的日軍提供軍事物資。只要打下去,要不了多久,我們就能控制整個朝鮮半島,斬斷〖日〗本伸向亞洲大陸的觸角。在這種條件下,〖日〗本提出按軍事分界線停火,擺明了就沒有真正想過要與我們停火,這只是緩兵之計。”“你說得沒錯,關鍵是,〖日〗本為什麼要使緩兵之計?”“這……”
“正像我在戰爭爆發前說的,這場戰爭的關鍵在海上。只要我們打贏了海戰,就肯定能夠打贏這場戰爭。現在,我們已經打贏了海戰,那麼勝利就是唾手可得了。〖日〗本當局肯定明白這一點,沒有制海權,〖日〗本不可能在朝鮮半島上取勝,甚至連本土安全都保證不了。如果沒有辦法奪回制海權,〖日〗本就應該直接向我們投降,而且是在朝鮮日軍還沒有完全戰敗的情況下向我們投降,從而獲得更好的談判機會。問題是,〖日〗本沒有投降,只是提出停火,那麼〖日〗本當局有什麼辦法來挽回敗局呢?”
“也許,〖日〗本希望歐美列強出面干預。”
“果真如此,那〖日〗本當局就打錯算盤了。”
“為什麼?”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幾年前,〖日〗本還把美國當成最大的潛在對手,〖日〗本海軍的建設方向一直是抗衡美國海軍,阻止美國在西太平洋擴張。此外,大戰之後,〖日〗本已經與英國解除了同盟條約,英國也基本上撤離了西太平洋地區。可以說,這場戰爭與歐美列強幾乎沒有關係。
再說了,我們跟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關係擺在這裡,只要德意志第二帝國保持中立,不偏袒〖日〗本,美國、英國、法國等強國就不會貿然介入這場戰爭。也許,到最後,歐美列強會出面,但絕對不是現在。”
“為什麼歐美列強會在鼻後介入?,…
“別忘了,不管誰打贏了,都將決定西太平洋的戰略格局。歐美列強不希望看到〖日〗本發展壯大,同樣也不希望看到我們獨霸東方。更重要的是,經過這些年的建設,我們的根基比〖日〗本雄厚得多。可以說,只要我們成為了東方的霸主,那麼遲早會為了成為世界霸主而挑戰歐美列強。別的不說,只要我們的勢力足夠強大了,恐怕連德意志第二帝國都會把我們視為潛在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