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收到了那條資訊,隨後便發現了整個星空都黑了下來。
資訊破譯之後,內容如下:
藍星文明,我是星際秩序的代理人。現在命令你們返回自己的母星系,從此不得踏出母星系一步。否則將予以毀滅!
這條資訊在發出的第一時間,就已經出現在地球號的陸平面前。
陸平看著這條資訊和當年發給自己的幾乎一模一樣,只是換了一個物件而已。
這時陸平突然想到,如果當年自己真的怕了,帶著艦隊回到了地球,那代理人又會如何?
他讓這些新生的二級文明,回到母星系的目的又是什麼?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今陸平身為觀察者,才意識到了被自己長期忽略的重要線索。
是不是意味著,這些經歷災變的新生二級文明,只要乖乖地呆在母星系,就會對代理人,或者說給代理人背後的勢力帶來莫大的好處?
那自己提前透露給藍星文明科技和訊息,讓他們做好了戰爭準備,豈不是事與願違了?
不對!
無論這些新生文明回到母星系,對代理人背後的勢力有什麼好處,這些勢力都是自己的敵人,而且很有可能就是異化之災背後的推手。
對敵人有好處的事,自己絕對不能答應。
而且這條線索想要得到收穫,很大可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觀察足夠多的文明樣本。
這在時間成本上來看,未免太不划算了。
陸平當年收到代理人的資訊,並沒有進行回覆,而是直接進行了武力還擊。
而藍星文明則是發出了自己的疑問:
“代理人閣下,我們藍星文明不過一個新生的弱小文明,不知道對所謂的星際秩序會有什麼影響,值得你們如此大費周章?”
代理人的回覆則非常霸氣:“你無權知道,消滅你與你無關,只需要回答戰還是退!”
“好一句消滅你與你無關,你要戰,那便決一死戰!”
雙方扯了幾句皮,訊息來回又過去三個月時間,藍星文明這邊又生產了10萬戰艦出來。
代理人收到回覆之後不再廢話,上千萬的戰艦開始列成衝鋒陣型,向著最外圍的那顆戰星衝去。
代理人的艦隊剛剛接近隕石帶,隱藏在隕石帶內的星際炮臺就率先發起了攻擊。
比起藍星文明的科技,代理人艦隊的技術更加成熟,數量又佔據著絕對優勢。
數百萬的星際炮臺相當於數百萬的戰艦主炮,與真正的戰艦比起來,無論是機動性還是攻擊力,都要稍遜一籌。
而且這些炮臺依靠隕石體積小質量大,建造之初就只追求攻擊力,防護罩根本沒有。
一旦被代理人鎖定,往往一擊就能摧毀。
隨著雙方的交戰,外圍的隕石帶中各種能量光速往來穿梭,無數的隕石和戰艦被打得凌空爆炸。
只用了幾天時間,隕石帶的炮臺就被摧毀殆盡,而代理人的戰艦損失不到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