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試試就好,成與不成我們都絕無二話——況且恆盛不是換了主家,眾人盡知當日公主進城時那裴節度什麼態度,西軍又是什麼態度,想來以你身份,西軍多少要給幾分面子。”
李掌櫃無奈道:“我這樣身份,怎能去沾殿下面子……罷了,既如此,我本也要去城西,就與你們一併去那營中問問吧。”
二人大喜,也不通知其餘糧谷被扣的,更不外露半點聲色,另一名糧商本還打算差人跟著李掌櫃去便是,見韓員外竟是自家親自前往,也忙不迭跟上。
一行人到得城西營地時先通了姓名,守軍一聽,指了指對面。
彼處卻是早在營外另闢了一片地方出來,此時圍成一個看不到邊際院子,正有人源源不斷往裡頭趕車,車上全是糧谷輜重,也不知是哪家被收的東西。
等進了外堂,裡頭稀稀拉拉站著三兩人,當中一名身著輕甲的軍官點了下牆上掛的榜文,道:“不用什麼金銀,也不是罰沒,不過暫時扣住而已,若想取出,只照著上頭做就是了。”
又道:“早間不是給給你們城中各家行團做了通傳?旁的商家都無事,怎麼只你們糧商一個兩個反覆來問?”
他面前那桌面上堆了兩沓尺高的文稿,此時隨手一指,道:“拿去看吧。”
李掌櫃並另兩人上前幾步,也跟著取了一份文書,只掃一遍,卻是神色各異。
“卻不曉得那通傳是給到哪一處?我們怎麼個個不知的。”屋中有其他糧商問到。
那軍官道:“你們行團在哪裡就給到的哪裡——行文肯定是送到了,都有人做了紅籤,回去一問便知。”
眾人自然諾諾連聲,又行道謝,各自捧著文書當時就看了起來。
原來按著文書所說,即日起城中控嚴,糧食輜重等一應不能隨意外出,一人隨身只能帶米兩鬥,若有超出,需做提前告知用途。
要是從前買賣,百石以下者需將兩邊簽好的契書交城防軍備案,再由買方出具認買三份認買函書,一份給城防軍,另兩份給京都府並買主當地衙門。
要是買賣數量在百石以上的,還需當地所在行團或衙門出具函書,表明知悉此事,以防買者得了糧谷後在當地囤積居奇。
“哪怕此時發信,那信回來少說也過了十天半個月……如何趕得及!!”有人免不得嘟噥。
又有人小聲問道:“我這年前談好的買賣,因是熟客,就也沒立什麼契書,若是買家知道這麼麻煩,不願要了,反逼我們賠付怎的辦?”
軍官反問:“這樣大的買賣也無契書?你們糧商這麼不講究嗎?”
那人一時無言。
旁邊有人幫著搭話:“天南地北的,眼下又形勢不好,既是熟客,遇得不便時只口頭來一句話生意也得做的。”
“既無契書,還要做什麼賠付?唬人也不要把我當傻子吧?”那軍官冷嗤一聲,“既是給了你們面子,就不要蹬鼻子上臉了,眼下京城糧價大漲幾個月了,北邊哪有傻子放著南邊便宜糧食不買,千里迢迢來買你們這貴的?”
屋中人頓時個個訕訕,過了好一會,終於有人厚著臉皮問道:“且不說這個,若是一時拿不到契書,又實在著急,還有沒有通融法子的?”
軍官道:“你要通融,他要通融,這令法誰人來聽?”
又道:“不過要是實在著急,京都府衙也可代為收糧,有那嫌麻煩不想多等的,可以按價賣給朝廷——銀錢定是有得賺,拿了銀子,再去當地置了糧谷送給買家還能再賺一筆。”
眾人面面相覷,又問價格幾何。
這回那軍官一指牆上掛的木籤,果然寫明價格,糙米、稻穀、粟米、白米、白麵等等,各多少銀錢一石,十分清楚。
只一干糧商看了價格,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