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外科病房。一路上,她不停地和病人家屬們打著招呼。只要是在這個病區呆上兩天的人,都會認識這個天天在病房中出沒的“小林醫生”。
當芳華走進醫生辦公室時還不到七點。昨天的值班醫生林傑正在寫交班記錄呢。
此人原來是石家莊河北省醫院的醫生,幾年前考上了黃主任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就留在這裡了。不過老婆孩子還在石家莊,也算兩地分居了。
林傑三十歲出頭,五官端正,雖然面色略黑,但是人得高高大大,也有幾分帥氣。他剛畢業一年還沒晉主治。算是高年資住院醫,很可能是下一屆外科住院總的人選。
林傑在科裡,雖然不是悶葫蘆,但相對於外科那些特別活躍的醫生來說,他就算安靜的了。大概因為他這份沉穩安靜讓芳華有種熟悉感,所以也總喜歡找他說話,兩人在科裡算關係不錯的同事。
科里人也常說他們兩個就像兄妹,總是叫他們一個“大林”,一個“小林”。芳華平時也就跟著大家叫林傑“大林”。
“大林,早啊!昨天沒事兒吧?”芳華邊說邊去拿茶水桌上的水壺,倒水泡茶。
“平安無事。小林,你今天可是來晚了啊。”林傑看著笑吟吟的芳華,也不由微笑。
“哦,呵呵,早上起床晚了。食堂今天的花捲不錯,我多買了兩個,你要不要?”芳華從包裡拿出個裝著花捲的塑膠食品袋,給林傑遞過去。
芳華總是這樣,早飯吃完了還會看情況從食堂帶點東西。有的是預備著又有什麼突發事件時可以墊墊肚子,有的就給昨天值夜班的醫生當早點了。
林傑接過來說:“嗯,正好我還沒吃早飯呢!謝了啊!”
“客氣個啥!我去查房了!”
芳華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工作服,邊穿邊走了出去。夏天的時候她都這麼直接套上衣服,懶得去更衣室。秋冬天要穿脫外套。才去護士更衣室換衣服。沒辦法,誰讓腦外科就她這麼一個女醫生,只能和護士們一起換衣服了。
芳華的頂頭上司就是當年實習時帶過自己的付林老師。他可是臨床經驗豐富,理論知識也紮實,本來就是本院的在讀博士,去年畢業後今年剛晉了副主任的職稱,只是在腦外科還幹著主治醫師的活兒。
付林老師已經來過病房了,讓病人們轉告芳華,一會兒沒事了去門診幫忙。
芳華暗暗吐吐舌頭,自己難得晚來一回,還剛好趕上領導積極了一把。不過。她也想起來,今天不是手術日,也不是主任查房或者大查房日,所以是付老師出門診的日子。
她很快在病房轉了一圈,和病人聊聊天,處理些雜務,再聽了交班,就到門診那邊去幫忙了。
一般去門診,當然是幫著黃主任等專家坐診,更有收穫。因為掛他們的專家號的病人,基本上是天南地北來的疑難雜症。不過,不但掛號的病人多,就連在旁邊聽“門診”的住院醫生、進修醫生,甚至實習醫生也比較多。
芳華到門診一看,那幾個專家教授的屋裡又是人滿為患的樣子,也就老老實實地鑽進付老師的診室幫忙了。
反正這兩年,她也經常忙裡偷閒地跑來聽了不少了,而且真有疑難雜症也會收入病房的,一樣有機會見到。
這普通門診的人更多,往往一上午都是幾十上百的人,也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專家門診號一般就掛20個,大部分人都掛不上,就先看普通門診也一樣的。其實,遇到沒有把握的疾病時,這些主治醫師還是會帶著病人去請專家會診的。
在中國的大醫院常常看見這樣的情形,那就是門診診室的外面烏泱泱的一大群人。
算一下:如果醫師出門診,從8點出到12點,4個小時,240分鐘。那麼10分鐘看一個病人,也才能看24個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