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前後西三套平原,在黃河幾字彎內,在陰山南北這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根本不缺良田牧場
再加上,夏軍將匈奴高層貴族,一網打盡,河套三百年積累的底蘊,被總督府收掠一空
其中所得到底財富,與各種物資糧草,牛馬牲畜,根本數不過來
夏軍此番不止是讓利於民,收攏和安撫人心,同時也是在釋放民間的生產力
因為只有將生產資料,下放到百姓手中,才能源源不斷的,產生更多的財富
才能讓李信,安心的抽出精力,抽調原本用來鎮壓河套,用來提防匈奴的軍力,向外拓展
在新政施行的同時,夏軍入主河套的訊息,也隨著法令的傳播,擴散到北部州郡,百姓無不彈冠相慶。
就連長城附近計程車兵,與百姓同樣大受震動,雖然早知道李賊狠辣,但怎麼也沒想到,夏軍竟然真的出兵將匈奴滅了。
生活在北地的百姓,大多苦胡人久矣,這些年來朝廷無力,致使鮮卑匈奴益壯大而無力挾制,只能默行綏邊之策。
,!
漢庭的不作為,苦的只能是他們這些邊塞百姓,如今匈奴覆滅,北地從此便少了一個禍患,百姓怎能不有所關心!
上谷郡,一隊隊行商緩緩透過關隘,載著大車小車的貨物前往河套,準備趁著這個機會大賺一筆!
“兩位小哥,此行恐不是去河套認領田畝的吧!”
行商的隊伍中,一名商賈老闆,看著隨行的兩名青年。
他不由出言發問:“吾觀二位衣著鮮麗,手持長劍,怎麼看也不像那些落寞饑民!”
“哈哈,孫先生好眼力,吾兄弟二人的確另有要事”
被人看破動機,青年也沒否認,而是直接道:“此前聽說,夏軍大破匈奴,拓地千里,揚我漢家天威”
“今又頒佈新法,無償授田,吾等不知真假,所以想親眼去瞧一瞧,增長一些見識”
“孫先生走南闖北見多識廣,您看著夏軍新法有幾成可信!”
“這你可就問對人了!”
好話誰都愛聽,商賈老闆也不例外:“我孫義自十四歲起,行商三十多年,還從來沒見過像李屠夫這麼慷慨之人”
“授耕牛田畝確有其事,只要前去報名按押,無論是漢人,還是匈奴人,亦或者是鮮卑人,都能免費領取耕牛和田地”
“只不過這田,要耕種五年,才能歸個人所有,牛馬要養十年才能自由買賣”
“而且和夏軍做買賣那是有的賺,吾從河套回來後,便馬不停蹄的補貨,為的就是能抓住機會再賺一筆”
說著,孫先生一指城門口,那些拖家帶口,排隊進城的落魄百姓。
他面色感慨:“看到那些揹著破爛行囊的路人沒有,他們中很多是一些大腳行商組織的”
“也有一些,是聽說了河套之事,拖家帶口,哪怕是餓死在半路上都要前行”
“這些人,冒莫大的風險,你認為他們在想什麼,晚了可能連湯都喝不上”
說到這裡,孫先生面上不由露出一絲豔羨,若當年他年幼時有此好事,也不至於連家中兄弟都被餓死
他也不會,整日裡風餐露宿的,行商賈之賤,讓人瞧之不起
士農工商,可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經歷六百多年的文化和輿論薰陶。
這個時代,即使是連飯都吃不飽的中下貧農,也瞧不起他們這些商腳。
哪怕商賈比他們富,吃的穿的比他們好,過的比他們自由,依然是瞧不起
就像是喪夫的寡婦,看不起賣唱戲子一般,這可能就是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吧
河套新法頒佈,嗅到機會的,不只有世家大族,也有一些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