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偉大的文明國度,就會出現動亂,饑荒,就此滅亡。
這也就是華夏人說一種叫“氣數”的東西。
可華夏人卻超越世界上所有民族,跳脫了古代文明的厄運迴圈,數千年來連綿不絕傳遞下來。
華夏人究竟有什麼特殊呢?
在明孝陵發掘之後,這個問題,一直都被人認為是個謎。
而現在,這個謎團被解開了……
華夏文明的延續,不光是擁有高度的文藝修養,更是擁有了高度發達的農業文明!
光是壟耕法中,蘊含的經驗的水利知識,遠遠超越了所有的古代文明,甚至可以運用在現代當中,這是多麼偉大的發明啊!
“蘇先生,你們華夏學院和我們農學院合作吧。”埃博院長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我們一起研究這個壟耕法專案,我預計這個方法推廣,能減少百分之10的農藥汙染……降低各地的耕種成本也不會少於百分3左右。”
這是功在萬世利在千秋的研究啊。
“嗯,咱們先處理完這件事情。”蘇懷點了點頭,其實之前孟山公司的所作所為,也讓他有進軍農業產業的想法,而他恰好還用有一個華夏農業的王牌,需要極大的科研力量才有希望實現。
不過這一切,都要等待度過這次蟲災才有機會去做。
否則光是外界的口水,都會把他們淹死了。
在黃蟻在全俄亥俄州推廣的第三天,玉米農作物的水分,和營養含量並沒有明顯的提升。
但是好訊息是,下降趨勢停止了。
這個資料顯示的是,黃蟻捕食的吹棉蚧,並沒有減少整體數量,卻已經抑制它們的生長。
這讓埃博院長大大鬆了一口氣,起碼事情沒有惡化,在會議上,他讓農學院教授們計算了一下,得到的結果是:
“只要一直抑制吹棉蚧增長數量,我們可以保住俄亥俄州三成的玉米產量。”
蘇懷和仁娜聽到這個訊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仁娜笑道:
“哈,看來我們的螞蟻沒有白養。”
蘇懷笑道:“如果效果好,我們可以學華夏古人,把這些螞蟻賣一筆,發一筆小財。”
蘇懷這話半真半假,但是一個星期之後,當埃博院長等人再看到最新的“農網系統”資料時,頓時就吃了一驚。
最開始他們放置黃蟻的兩個縣,玉米作物的水分,也營養價值出現了百分27的回升!!?
“難道黃蟻的數量在急速增多?”埃博院長驚喜道。
“看樣子,他們很喜歡這次的吹棉蚧大餐。”蘇懷也欣喜地笑道:
“蟻后被補給的營養多,她產出的工蟻數量就越多,黃蟻族群就會壯大。”
一窩黃蟻數量,從幾百只到上萬只不等,主要是看蟻巢附近,有多少食物的供給。
而這次玉米田中,由於之前長期被農藥噴灑,除了抗藥性的變異吹棉蚧之外,其他昆蟲稀少。
黃蟻既沒有天敵,也沒有其他競爭者,自然發展壯大的速度神速無比了。
蘇懷倒是有些擔心起來了問道:“埃博院長,如果黃蟻族群過於壯大,會不會危害俄亥俄州的生態?”
“生態……”埃博院長搖頭道:“新歐的農田裡,早就沒有自然生態了,也輪不著黃蟻來破壞了,等冬天一到,沒有糧食,黃蟻的數量就會急劇減少。”
“那就好。”蘇懷點了點頭,很滿意現在的狀況。
就在農學院的眾人,還在暗自憂心忡忡,怕民間的抗議會令他們丟掉飯碗的時,接下來一個星期發生的時間,讓他們所有人都驚呆了。
他們收到了令他們瞠目結舌的資料,俄亥俄下放黃蟻的各個縣,玉米作物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