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的援助,並儘快舉行由蘇聯和盟國共同組織、監督的全民公投。
在關於他國命運的的問題上,兩大陣營無需徵求當事國意見便達成了協議。5月16日,蘇聯政府單方面宣佈與德奧等國的**武裝停火,有效期30天。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蘇軍將不主動對這些國家的**武裝份子實施進攻,如若遭到進攻也只會採取最低限度的防衛行動。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有限解除對戰區的封鎖,蘇軍允許交戰區域內的平民、傷員和放棄抵抗者穿過蘇軍戰線前往安全區域。蘇聯接納西方盟國的觀察組和觀察員進入蘇軍實際佔領控制區域,全程觀察和監督在德國、奧地利、匈牙利、波蘭四國所舉行的全民公投,公投結果定於月底前公佈。但是,如果**武裝人員在此期間蓄意破壞公投程式而導致和平程序無法推進,蘇聯政府將不再擔負推動和平之責任,而西方盟國也將全面斷絕對反抗武裝的支援。
蘇聯作出單方面停火宣告之後,蘇軍在德國北部和西北部佔有明顯優勢的進攻行動都在限定時間內全線停止了,而在德國的其他區域,蘇軍清剿抵抗者的一切軍事行動也都暫停下來,作戰部隊紛紛向大城市和交通幹線集結,邊界地區短時間內也未見有大批蘇聯軍隊向德奧等國進發的跡象。與此同時,交火的另外一方,以北斯堪的納維亞自由帝國為核心的反抗武裝,未對外發布任何形式的公告,而是以內部軍事指令的方式下達了停火令,以丹麥諸島為前進基地以及登陸德國本土的武裝人員迅即停止了區域性的戰術反擊和穿插騷擾——在不少人看來,縱使這次停戰最後不能轉化為和平,也能讓帝國方面岌岌可危的戰線形勢得到寶貴的喘息之機。
南德,斯圖加特。蘇聯單方面停火決定生效之前,蘇軍部隊正在城內展開大規模的清查搜捕。儘管起義者戰前已進行了撤離動員,蘇軍發動奪城大戰期間,仍有數千平民留在城內,而在戰鬥結束後,大量斯圖加特平民陸續從周邊地區返回。面對慘遭戰火摧殘的家園,他們悲傷、沮喪卻沒有絕望,成千上萬的人留下來又一次重建他們的家園,因而城內已有十多處形同難民區的臨時居民點,它們的存在為殘餘起義者提供了掩護,林恩和重新集結起來的部屬們不僅依靠居民點獲得食物補給,那些從其他地區趕來的抵抗者也藉機進入城區,補充到原本只剩下四十多人的起義者隊伍當中。
停火時點一到,斯圖加特城內的蘇軍部隊居然也停止了意義不凡的清理行動,這使得重新遁入地下的林恩所部長出了一口氣。不過形勢並沒有完全轉好,幾天之內,先前撤走的蘇聯軍隊又一車車返回這座頗具戰略意義且由蘇軍實際控制的城市。隨著駐軍兵力的增強,先前受到漠視的廢墟片區又重新納入佔領者的視線,他們認真細緻地清理那些曾經發生過戰鬥的場所,將任何可能被反抗武裝利用的物件集中運走或就地銷燬,並對近期陸續返回斯圖加特的數萬平民進行登記造冊,向他們發放臨時印製的全民公投傳單,不厭其煩地用喇叭開展宣傳攻勢。
“公投決定蘇軍撤離時間?每一個德國人現在都巴不得他們立即滾蛋!”
拿著頂部印有橄欖枝圖形的傳單,在德意志自由團擔任一級突擊隊中隊長的魯特茲。格曼率直地說出真實想法。和林恩一樣,格曼也是經歷了最殘酷巷戰幸運存活下來的戰士,而與之一同參戰的數十名部署則已悉數魂歸勃蘭登堡門下。
一旁的缺腳椅子上坐著帝國的傳奇人物、斯圖加特起義軍總指揮官林恩,在“斯圖加特仍在戰鬥”的著名電報發出之後,這位德意志復興黨副領袖再度成為焦點人物,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和高度也由此獲得了質的提升。不過,榮耀背後的代價顯得過於沉重,戰前號稱“五萬”的起義軍團近乎全滅,刨除被蘇軍俘獲以及戰鬥中潰散出城的,超過八成的陣亡比例也足因慘烈載入人類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