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作所為遵守一定的法規原則,能為子弟作榜樣開始,這是必然的道理。
今欲從省事省力處起手,當以因果報應為先入之言。使其習以成性,庶後來不至大有走作。此淑世善民,齊家教子之第一妙法也。
現在如果想從省事省力的地方著手教育,應當以因果報應的道理作為他的啟蒙教育,使他習慣成自然的性情,但願孩子將來為人處事不至於有大的偏差。這確實是挽救世道人心,救化導民眾、齊家教子第一等的妙法。
智者大師世稱釋迦化身。其所證者,誰得而知。然佛為眾生現身作則,故即以凡夫自居。其曰我不領眾,必淨六根者,以己誡人,乃現身說法也。以大師最初志期斷惑證真,直登地等(地,十地。等,等覺)。以弘法利生,荒曠自己禪定工夫,故止證得圓五品觀行位而已。故曰,損己利人,但登五品。五品者,即隨喜,讀誦,講說,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五種耳。
智者大師,世傳是釋迦牟尼佛化身,他修行所證到的境界,誰能知道呢?然而佛為眾生現身作則,所以自居凡夫位。他說“ 我不領眾,必淨六根” 這句話,是用自己的證量來警誡後人 (修行不易,切勿自滿而驕) ,乃是現身說法啊。因為大師發心之初,就立志希望斷惑證真,直登地、等(地,十地;等,等覺)的果位。因為自己弘法利生,荒廢了自己的禪定工夫,所以只證得圓五品觀行位而已。所以他說:“ 損己利人,但登五品。” 五品,即隨喜、讀誦、講說、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五種。
圓五品位,圓悟藏性(藏性即實相妙理,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纏即無明,未斷,故名在纏)。與佛所悟,了無有二。圓伏見思塵沙無明煩惱,而見惑尚未能斷。若斷見惑,即證初信。及至七信,則思惑斷盡,得六根任運不染六塵之實證,故名六根清淨位。又於一一根中,俱能具六根功德,作六根佛事,故亦名六根互用。如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所說。
圓五品位,圓悟藏性(藏性,即實相妙理。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淨法身。纏,即無明。未斷,故名在纏)。與佛所悟,一模一樣。圓伏見思、塵沙、無明煩惱,而見惑尚未能斷。若斷見惑,即證初信。等到證得七信,那麼思惑煩惱斷盡,得六根任運不染六塵的實證,所以名六根清淨位。又於一一根之中,都具有其他六根的功德,作六根佛事,也叫六根互用,如《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中所說。
南嶽即示居此位。此位之人,不但有大智慧,而且有大神通。其神通又非小乘阿羅漢所能比。故南嶽生前歿後,皆有不可思議之事,令人若見若聞,發起信心。
南嶽禪師即示居此位。此等位次的人,不但有大智慧,而且有大神通。他的神通不是小乘阿羅漢所能比的。所以南嶽禪師生前死後,都有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讓看到的人或聽到的人,都發起對佛法的信心。
南嶽智者,皆法身大士。其實證地位,誰能測其高深。此不過欲勉後世專精學道,而作此曲折耳。豈真止證十信相似位,五品觀行位而已耶。
南嶽禪師、智者大師,都是法身大士,他們所真實證得的地位,誰有可能猜測到有多深呢?這不過是想勉勵後人專精學道,而曲折引領啊。哪裡是說他們真是隻證到十信相似位、五品觀行位啊?
像我們這些平凡無奇、才疏學淺的普通人啊,又怎能與那些高僧大德相提並論呢?所以說,咱們只能本本分分地堅守基本的戒律,全心全意地念誦佛號,並同時修習世間的善行,將此作為輔助修行的法門。只要依照永明延壽大師和蓮池祩宏大師所倡導的方法去踐行,就一定能夠諸事順遂、無往不利啦!
首先要從自身做起,努力改正過往的惡習,積極培養良善之行,一心一意地念誦阿彌陀佛聖號。對於身邊所有的親朋好友以及有緣結識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