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遇者,即是多善根因緣。為防疑退,更輯諸圖說應驗。徐子肇珩,宿具靈根。痛二親之早逝,冀九蓮以同登。因發心重刻,廣為流佈。以期現生父母,歷劫怨親。普及法界眾生,共入彌陀願海。
有緣遇到此法門的人,就是多善根因緣。為了防止懷疑退墮,更輯錄諸多圖畫說明應驗的事蹟。徐肇珩居士,宿具慧根。悲痛雙親早逝,希望父母同登九品蓮。因此發心重刻這本書,廣為流佈。以期望現生父母,歷劫怨親。普及法界一切眾生,共入彌陀願海。
餘嘉彼孝思,敘其大致。倘閱者果不以餘言為非,當必有親證此無上甚深大事因緣之一日在。翹冀何極。
我嘉許他的孝思,作序略述淨土法門大概。倘若讀者確實不認為我的話不對,當必定有親證這無上甚深大事因緣的一天。殷切盼望到極點。樂清虹橋淨土堂序
淨土法門者,乃如來普度眾生,最圓頓直捷廣大簡易之法門也。何以言之。以一切法門,皆須斷盡見思二惑,方了生死。而斷見惑如斷四十里流,況思惑乎。
淨土法門,是如來普度眾生,最圓頓直捷,廣大簡易的法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切法門,都必須斷盡見思二惑,才能了脫生死。而斷見惑,如斷四十里寬河流那麼困難,何況要斷思惑呢?
斷見惑,即證初果。若約圓教,則是初信。斷思惑盡,即證四果。圓教即是七信。初果初信,尚有生死。四果七信,方能了脫。
斷見惑,就證得初果。如果就圓教的位次來說,是在初信位。斷盡思惑,就證得四果。圓教就是七信位。小乘初果,大乘初信位,尚且還有生死。小乘四果,大乘七信位,才能了脫生死。
而天台智者大師,示居五品。雖則所悟與佛同儔,圓伏五住煩惱,而見惑尚未曾斷。然大師本地,實不可測。而臨終只說登五品者,深慮末世不致力於斷惑證真,唯以明心見性為究竟也。
而天台智者大師,示現居於五品位 (外凡位) 。雖然他所悟的與佛同等,圓伏五住煩惱,而見惑還沒有斷。然而智者大師的本地風光,深不可測。在臨終時,只說登五品位的原因,是因為深深憂慮末世眾生,不致力於斷惑證真,唯獨以明心見性當作究竟之法。
夫明心見性,乃大徹大悟也。若最上上根,即悟即證,則可即了。否則縱悉知未來如圓澤者,尚不免重複受生耳。
明心見性,就是大徹大悟。如果是最上上的根機,即開悟即證果,就可以立刻了脫生死。否則,縱然是預知未來如圓澤禪師那樣的人,尚且不免要重受生死啊!
至於五祖戒再作東坡,草堂清復為魯公,尚未至甚。而海印信為朱防禦女,已屬不堪。雁蕩僧為秦檜,則誠堪憐憫矣。甚矣,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之難也。
至於五祖師戒禪師,再轉世為蘇東坡,草堂清禪師,來生為曾魯公,尚且不是很糟糕。而海印信禪師,來生作朱防禦的女兒,已經很糟糕了。雁蕩山僧,轉生為秦檜,就真的是很可憐了。太難太難了啊!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太困難了啊。
如來一代所說通途修證教理,雖法門種種不一,絕無具足惑業,能了生死者。唯淨土一門,但具真信切願,以至誠心,持佛名號,求生西方。無論惑業之厚薄,工夫之淺深,皆於臨終,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既往生已,即已超凡入聖,了生脫死。從茲漸次進修,即得親證無生,以至圓滿佛果耳。此如來悲愍劣機眾生,普令現生頓出輪迴之特別法門也。
如來一代所說的通途修證教理,雖然法門有種種的不一,但絕對沒有具足惑業,而能夠了生死的。唯有淨土法門,只要具足真信切願,以至誠心,持佛名號,求生西方。無論惑業的厚薄,工夫的淺深,都能在臨終,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既然往生,就已經超凡入聖,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