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g) 竮 (p in g) ,寄食普陀。不意閣下,以宿承佛囑,乘願再來,得儒佛之心宗,窮性相之秘藏,遍參緇素,力修淨業之出格豪傑,過量大人。乃不恥下問,詢於芻 (ch u) 蕘 (r áo ) ,而過為謙譽,令人無地容身。設大地有縫,當即徹底深入,何敢仰答。
捧起您文采斐然的來信,實在深感慚愧。我幼時失於求學,長大了一無所知,一個人在他鄉,於普陀山掛單。不料閣下您,以過去世承受佛陀的咐囑,乘願再來,得儒家、佛教的心法宗旨,窮盡事物本質和表象的秘藏,遍參僧俗高人,力修淨業的傑出英豪,雅量君子。卻能不恥下問,詢於我這樣草野淺陋之人,而您如此自謙贊他,令人無地容身。假設大地有縫,當立即徹底深入,怎麼敢抬頭作答。
繼思閣下學問如是之博,見地如是之高。如斯數則,義甚淺近。豈真懷疑不決哉。殆欲發起同人耳。閣下既以了知為不知,(不慧)不妨以無知為有知。因即據款批判,隨語剖析。非敢效老吏之斷獄,不過如課士之納卷耳。所陳菲詞,詳列後幅。其當與否,祈垂麈 (zh u) 政。
繼而想到閣下您的學問如此淵博,見地如此的高超。如信中的幾個問題,義理很是淺近。哪裡是真的懷疑不決呢?大概是想要發起大家的正見罷了!閣下您既然以了知為不知,我不妨以無知為有知。因此就一條條的評論,隨文剖析。不敢效法很有經驗的官員似的來審斷案件,不過如同科考之人交納考卷罷了。所說淺見,詳列如下。其中得當與否,請您不吝指正。
唸佛雖貴心念,亦不可廢口誦。以身口意三,互相資助。若心能憶念,身不禮敬,口不持誦,亦難得益。世之舉重物者,尚須以聲相助,況欲攝心以證三昧者乎。
唸佛雖然貴在心念,也不可以廢除口誦。因為身口意三業互相幫助。如果心能憶念,身不禮敬,口不持誦,也難得到真實的利益。世上舉重物的人尚且需要口中出聲相助,何況打算攝心來證三昧的人呢?
所以大集經雲,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古德謂大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大。小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小耳。而具縛凡夫,心多昏散。若不假身口禮誦之力,則欲得一心,末由也已。
所以《大集經》說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古代大德說大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大;小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小。而且具縛凡夫的心多數昏沉或散亂。如果不假借身口禮誦的力量,那麼想得到一心不亂,是沒有途徑可達到的。
實際理地,方無生滅。佛事門中,何一非生滅法乎。等覺菩薩,破四十一品無明,證四十一分秘藏,亦不出於生滅之外。是生滅乃生死之根,亦菩提之本,視其人之所用何如耳。
實際真如理地,方才無生無滅。佛門自修化他的事業中,哪一法不是生滅法呢?等覺菩薩,破除四十一品無明,證得四十一分秘藏,也不超出於生滅之外。生滅是生死的根本(菩薩的生死是變易生死,而不是我們所理解凡夫的分段生死),也是菩提的根本,要看個人如何運用罷了。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以彼背覺合塵之生滅,轉而為背塵合覺之生滅,以期證於不生不滅之真如佛性也。
《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中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將背離覺性而合於六塵的生滅,轉而成為背離六塵而合於覺性的生滅,以期望證得不生不滅的真如佛性啊!
念念在淨土,方可往生,乃上品往生者之身分。若執定此義,以自求上品,何善如之。若執定此義,以教中下根人,則阻人勝進不淺。何以故。以彼必以為此法太高,遂以卑劣自居,不肯修持耳。
念念在淨土,方可以往生,這是上品往生者的身分。如果認定這個道理,來自己求上品上生,這是大好事。如果強認這個道理,